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体检中心:黎荔*概念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针刺伤的危害和因素危害: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针刺伤的危害和因素因素:(1)丢弃用过的针头时(2)给病人注射时(3)针头用完盖帽时(4)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5)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预防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医院对工作中有可能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年轻护士*预防2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操作时戴手套十分行重要,临床现状并不乐观,调查显示,%的人戴手套。此外,工作中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不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械,操作完毕及时做好收尾工作不随时乱放,专用容器及时更换切勿堆放过满,手持无针套注射器或锐器行动时,不要将针头笔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预防3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禁止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采用单手复帽技术或使用一种器械夹持住针头鞘帽以复帽盖住针头;避免用手分离针头;采集血标本后避免带针头传递;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不将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障足够的光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它尖锐物品装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容器置于尽可能接近这些物品使用的区域;严禁处置前折弯或折断针头增加不必要的操作而增加感染几率;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必须有他人协助*预防4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制度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订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预防5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医院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配备专职院感监控员,做好针刺后的管理。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理等。*,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应当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应当用消毒液,7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针刺伤的处理ppt参考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