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doc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新型叩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按照制定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45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伊布利特组(。n。二24)、胺碘酮组(。n。二21)o伊布利特组10分钟内均速静脉注射Img伊布利特,间隔10分钟后,即未达终止给药指标,再予10分钟内均静脉注射Imgo胺碘酮组:初始剂量3~5mg/kg,静注10分钟或300mg/3小时;维持剂量10mg/(kg•日),使用时间24〜96小时。结果:观察房颤转复所用时间从第1剂开始注射时算起(分钟);观察房颤于用药后0〜90分钟、90分钟〜4小时两组转复情况、时间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在2个时间段内转复情况及转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的疗效高于胺碘酮。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关键词伊布利特胺碘酮房颤doi:.1007-(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在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超过4%,长期发作易使心房内产生血栓和血栓脱落引起栓塞,可使中风发生率较普通人群增高5倍,同时引起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因此恢复窦性心律不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机会,还可以降低病死率。所以房颤的复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旨在观察伊布利特房颤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45例患者行房颤复律,均符合下列条件: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房颤患者,持续时间V48小时或48小时〜90天,经胸超声证实无心房内血栓;②左房内径(LAD)^50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W55mni;③左室射血分数(EF)N50%,无明显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④未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停用5个半衰期以上;⑤年龄18-75岁;⑥既往无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发作史。受试者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有Tdp发作史,QTc间期W440nis患者,低血钾;病窦综合征或平均心室率V55次/分;舒张压W50mniHg或3110niniHg;收缩压^90mmHg或N180inniHg,心衰习II级,有肾衰史或呼吸衰竭、合并哮喘病、慢性肺心病患者,肝功异常,ALT,AST为正常上限2佶以上。方法: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对照研究复律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接受伊布利特治疗患者于10分钟内均速静脉注射Img伊布利特,间隔10分钟后,即未达终止给药指标,再予10分钟内均静脉注射lmgoB组接受胺碘酮治疗,初始剂量3~5mg/kg,静注10分钟或300mg/3小时,维持剂量10mg/(kg•日),使用时间24~96小时。观察指标:患者给药后均应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路,从给药前开始心电、血压监护,并予给药前即刻及给药后10、30、90分钟和4小时记录心电图,询问症状并观察有关阳性体征,做好紧急除颤准备,并备静脉镁制剂,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则延长监护时间,直至药物不良反应消失。在给药中若出现:①转为窦律;②QTC>550ms;③心率V50次/分;④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时,立即
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