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内容(章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四课《鸟语花香》课程类型:造型表现课时安排:第二课时班级:七(4)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欣赏竹子照片,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了解竹子的生长规律和竹子所具有的品质;②尝试运用中国画“笔墨”技法,如何“用笔”和“用墨”来表现墨竹。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猜字谜和欣赏生活中的竹子中,了解竹子的生长规律和品质,然后通过对郑板桥的《墨竹》交流让学生认识画墨竹时需要注意构图、墨色、穿插和疏密,再进行竹的分步骤示范讲解,加强学生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竹、尝试“笔墨”画竹,激发学生对竹子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了解竹子的生长规律基础上,尝试运用“笔墨”将竹干、节、枝和叶各部分组织成一幅完整的墨竹图。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中的竹子如何使用笔墨技法来表现墨竹。教具:教学课件、笔、墨、生宣纸、调色盘、墨竹《步骤图》、《墨竹》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启发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不够附页):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三分钟左右)师:好,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这样啊,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个游戏“猜一猜”(单击谜题)。好,先有请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念一念,大家注意听啊。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生:竹。师:大家都很聪明,就是竹(单击《墨竹》图片并板书:竹),那我就有个问题要请教大家了(单击问题)师:其实啊,这个不是个谜语,是一首诗,大家知道是谁的么?生:郑板桥/郑燮。师:恩,就是郑燮/郑板桥的诗,同一个人啊,那我要问问了,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竹子呢?好,你说。生:青山上的竹子。师:很好,那么为什么诗人要写竹子呢,哪位同学用诗里面的句子说说看,好,你说。生: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很坚强不屈。师:恩,竹子深深扎根乱崖中,坚韧不屈,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集坚贞、刚毅、挺拔、清幽于深深扎根,坚韧不屈,这就是竹子的精神是不是,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竹子,它真的有人们说的“这样”么。我们先来看一看生活中的竹子到底长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么。(板书:)(切换幻灯片)二、切入主题,深入分析(十七分钟左右):这些是什么?生:竹笋。师:看破笋而出的竹子,让我们感觉很脆弱么?(单击文字引导)生:坚实挺拔。师:那么大家又没留意竹子,还有个(指出)什么?生:竹节。师:那这个竹节大家会想到什么?生:节节高升师:恩,很好,一种积极向上是不是,那还有什么?生:气节。师:对了,就是气节,君子的一种不屈的品质,那“节”让我还想到了一样,竹子里面是什么?生:空的。师:那想到什么词?生:虚心。师:对了,虚心使人进步,才能像竹子一样节节高升,大家平时学习就要虚心,对不对同学们。(切换幻灯片)师:好,刚才看的是几颗竹子,现在是?生:一片竹林。师:非常的茂盛,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竹子的生长有什么规律么?生:都是往上长的……生:交叉开来的……师:恩,很好,那还有什么比较特殊的规律么,大家看(鼠标/手势引导单击出答案)生:(齐说)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师:枝干是怎么样的?(单击答案)生:(齐说)交织穿插。(切换幻灯片)师:这是什么时候的竹子啊?生:冬天/:竹子
《鸟语花香》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