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足口病发病机制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肠道病毒咽部或肠道侵入局部黏膜、淋巴结增殖局部症状局部淋巴结第一次病毒血症各处淋巴结、肝、脾大量繁殖血循环第二次病毒血症各个靶器官,相应临床表现入血入血局部排出引起重症手足口病最常见于CoxA16及EV71型病毒感染,导致手足口病肺出血死亡的病毒主要是EV71型。(SCARB2),宿主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与EV71的易感性有关联。 病毒进入细胞后,病毒RNA翻译成蛋白质,接着病毒复制。这些过程对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环境比较敏感,而在氧化环境下会更加活跃,病毒蛋白表达会通过一个未知机制诱生活性氧产物,建立了活性氧产物和病毒复制的恶性循环,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细胞中,抗氧化的能力受到了限制,细胞内环境转向氧化状态,这种恶性循环便会加速,导致强烈的细胞病变效应和病毒复制。.受体介导清道夫受体B2(SCARB2)在EV71感染的早期发挥着主要作用,能够作为EV7l的有效细胞受体直接与EV71结合。EV71就是通过SCARB2依赖途径进入细胞,SCARB2几乎无所不在,因此,在重症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结、皮肤、肠粘膜等处均可发现EV71。.促炎因子人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l)在淋巴细胞表面表达,EV71可与之结合,继而诱导炎症因子的产生。病毒可诱使人类T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促炎因如TNF-a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树突状细胞也会在病毒感染的触发下释放促炎因子IL-6、IL-12和TNF-α。.持续病毒血症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侵犯外周神经末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逆向轴突转运EV71的VP1基因编码的衣壳蛋白有强嗜神经性直接感染和免疫损伤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仅少量病毒进入脑组织,(组胺和缓激肽等)大量释放,通透性增高肺炎症介质大量释放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肺水肿肺水肿发生机制高血糖、白细胞升高和急性松弛性瘫痪为神经源性肺

手足口病发病机制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359 KB
  • 时间2020-06-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