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说明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二○○六年八月目录一、《规划》的目的、意义 3二、《规划》编制依据 4三、任务来源与编制过程 4(一)任务来源 4(二)编制过程 4四、技术路线 5(一)基本内涵 5(二)规划定位 6(三)规划编制思路 6(四)规划范围 7(五)规划期 7(六)规划篇章结构 7五、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8(一)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的确定 8(二)海洋产业发展的思路 8(三)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的思路 10附:《规划》写作的参考文献和资料 11一、《规划》的目的、意义珠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口西岸,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相连,西邻江门,北与中山接壤。珠海海域面积大,领海基线内面积约6135km2;海(岛)岸线漫长,岸线曲折蜿蜒800多km;海上岛礁星罗棋布,面积大于500m2的148个;港湾与深水岸线众多,通海航道和锚地条件优越,能建成大中小配套、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型港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渔业条件良好;众多的海岛与美丽的海湾、沙滩形成别具风格的亚热带风光的海上旅游资源。是珠江三角洲沿海城市中海洋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十五”以来,尤其是广东省第五次海洋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颁发《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粤发[2004]3号)以及市五次党代会以来,珠海市紧紧围绕实施“率先建成具有全的蓝色产业带”战略目标,加强对海洋经济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加快体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临港工业,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和海岛建设步伐,海洋经济有了很大起色。“十五”期间,海洋经济总量连创新高,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正在逐步成为珠海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珠海市的资源条件而言,还存在对发展海洋经济的地位认识不足、思路不宽、研究不深、目标体系不明确、引导力度不大,海洋经济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协调和规划,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这也直接造成了与国内沿海海洋开发比较好的地区相比,珠海海洋经济无论在总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十一五”时期是珠海市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增创经济特区新优势,建设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把建设南方枢纽大港,发展临港工业,打造滨海旅游品牌等事关珠海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列入《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制定一个具有宏观指导性、综合性、跨部门、跨行业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就显得极为必要。为此,依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增创珠海经济特区新优势,加快建设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示范市具有重要意义。二、《规划》编制依据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3〕13号)、《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粤发〔2004〕3号)、《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渔业的决定》、《珠海市渔业发展“十五”计划》、《珠海市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法规、规划,结合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资源、社会条件与产业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编写。三、任务来源与编制过程(一)任务来源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文件名称)的通知,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决定编制《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在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的领导下,《规划》具体编制工作由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承担。(二)编制过程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接受任务后,成立了由研究所相关专家、教授和海洋与渔业局干部共同组成的编制小组,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2006年8月初,编制小组拟定了《规划》编写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和《规划》编写大纲;2006年8月20日~25日,编制小组根据编制大纲的要求,赴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旅游局、发改局、规划局、环保局、统计局、交通局、高栏港经济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横琴开发区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调研,广泛收集涉海行业“十一五”规划以及其他相关基础材料;2006年8月26日~9月10日,编制小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讨论、形成初
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