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手抄报“南水”进京能否治本“南水”进京后,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将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北京水安全问题的症结是人口无序过快增长,深层次原因是功能过度集聚。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推动“城市病”治理向纵深发展,才能找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点。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全线贯通,北京人终于要喝上盼望多年的“南水”。但远道而来的“南水”,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实问题吗答案当然是不能。“南水北调工程预计年输水10亿立方米。从北京的市情、水情分析,即使南水北调江水进京后,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将是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全面推进节约用水,量水发展是必然选择。”北京市水务局新闻发言人刘斌多次在公开场合这样表示。这种表态背后,是北京严峻的水资源现实。年均水资源量2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约100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的二十分之一……北京这座因水而建、因水而兴的文明古都,已经长期面临水资源捉襟见肘的窘况。多年来,北京为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绞尽脑汁。通过调水、节水、利用再生水等方式,创造了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支撑年均36亿立方米用水需求的“奇迹”。“奇迹”背后,是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与1998年相比,,地下水储量超采65亿立方米。即便如此,在北京日益放大的城市规模和飞速增加的人口面前,这些努力只是杯水车薪。与2000年相比,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6倍;,相当于一个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据北京市社科院测算,每增加100万人需要100平方公里土地,超过东、西城区面积的总和;需要新增住房建筑面积2200万平方米;公交出行日增加110万人次,相当于2010年六环路内公交出行总量的10%;,占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年调水量的10%……北京建设、治理的速度永远追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要求北京各区县、各部
节约用水手抄报南水进京能否治本文字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