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完善综合性服务场所功能“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明确职能、健全机制、优化服务”的新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促进各类失业人员就业为核心,以信息服务网络为依托,合理确定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模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扩展服务领域,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水平,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二、工作目标2010年,县本级人力资源市场制定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力争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服务场所;按照《就业促进法》的新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群”,即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制度、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 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发布制度。 2011年底前,确保十二个乡(镇)场全部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服务场所;利用某某县人事劳动网完善网络信息发布,并与州局网站实现链接;各乡(镇)场要统一使用劳动二版软件,全面实现州、县、乡镇三级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的信息联网,基本实现就业服务信息化。三、工作任务(一)合理规划,确定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标准根据本地经济发展、人口及地方财政收入情况,全县人力资源市场划分为县本级、乡镇级两级,分别制定相应建设标准。1、县本级:使用面积在 800平方米以上,设一台八区:即总服务台、职业介绍区、职业指导、交流洽谈区、信息发布区、失业保险区、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区、就业培训区和社保补贴区。其中交流洽谈区面积不少于 400平方米,容纳摊20—50个;并按需增设自助设施,增设DVD、液显大屏幕、液晶显视电视、触摸屏和信息发布栏等。2、乡镇级:使用面积一般在 100平方米以上,设一台三区:即总服务台、职业介绍区、职业培训区、信息发布区四区。其中交流洽谈区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并按需增设自助设施,增设DVD、液晶显视电视和信息发布栏等。(二)多方着手,拓展和延伸市场服务功能各级要在人力资源市场原有的基础功能上, 按市场功能合理设置指引标识,张贴励志标语,达到服务环境人性化。1、总服务台。实行“首问责任制”,对入场人员进行引导、分流,宣传市场功能及有关业务办理,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受理举报投诉、为入场人员提供便利服务,帮助使用电子叫号系统等。2、信息发布。各级要继续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总服务台、宣传栏、电子大屏幕、触摸屏、劳动保障网站、简报、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发布信息,同时拓展短信平台、招聘会等发布渠道,让服务对象有更多的途径和机会了解就业政策和信息,选择就业岗位。3、职介服务。各级要为各类求职人员发放求职登记卡,继续提供“五免费”服务,即:免费求职登记、免费职业指导、免费推荐介绍工作、免费参加招聘洽谈会、免费发放信息资料。对异地求职用工方,探索建立网上招聘和求职信息发布等远程面试服务。建立再就业援助联盟制度,对有良好信誉和资质的用工单位实行会员制管理,定期了解会员单位的聘员、缺员情况,建立跟踪卡,提供后续支持服务。4、职业指导。县人力资源市场要完善职业指导的功能,突出特色,开展“五进”服务,即: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单位、走进电台,为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企业用人指导、在职员工指导、家庭成员参与式职业指导、就(创)业指导、“一对一”援助、职业心理咨询、跟踪指导等服务。同时通过网站直接受理服务对象的职业指导需求,解疑答惑,提供就业帮助。5、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各级要成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配备熟悉人力资源、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业务的工作人员,拓展劳务派遣新领域。为企业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提供档案保管、档案查询、出具相关证明、代办就业失业证、代办党团组织关系接转、代办人事劳资证明、代办退休手续等档案托管服务;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提供劳务派遣服务,降低单位管理成本等其他劳务代理服务。(三)加强网络建设,形成信息化服务体系按照“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上下联网、信息共享”的原则,形成覆盖州、县、乡镇、社区四级服务网络体系,做到“一点登陆,全县查询”的全程信息化。各乡(镇)场要加强信息建设步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纳入全年工作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四)继续推进“新三化”建设,完善服务场所功能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制度,强化队伍建设,充实和完善综合性服务场所功能。1、继续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建设。按照《就业促进法》的新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群”。一是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制度,通过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组织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中失业人员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形成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按规定实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2467832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