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柳宗元柳宗元(773 —819)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贬为柳州刺史, 世称“柳柳州”。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文学创作上支持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创作成就主要表现在寓言、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 gǔmǔ)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有《河东先生集》(刘禹锡编)、《柳河东集》(明人辑注) 传世。写作背景贞元九年( 793 ),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 805 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 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 又改任为柳州刺史。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写于 809 年,即作者被贬职到永州的第五年,永州地处湖南两广交界处,时为蛮荒之地,但景色优美。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 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僇( )施施( )而行斫( )榛( )莽衽( )席岈( )然洼然茅茷( )惴()栗( ) 颢()气攒( )蹙( ) 引觞( )满酌() 若垤( )若穴培( )塿()正音: lùyí zhu ó zhēn rèn xiā zhu ìfálìhào cuáncù shā ng zhu ó diépǒu lǒu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 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自从我成为受刑戮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常常忧惧不安。?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每天与我的随从上高山,入深林, 穷尽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特别注意 1、僇:同“戮”,刑辱,即遭到贬谪。 2、是: 代词,这。 3、其隙也:代词,那。 4、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而,连词,表修饰。 5、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徒:随从。 6、穷回溪: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做起梦来。?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醒来后就起来,起来后就回家。?以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姿态的山水,都为我所拥有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特别注意 1、披草而坐: 披,拨开。 而,连词,表承接。 2、醉则更相枕以卧: 以,连词,表修饰。 3、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入梦。 4、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5、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定语后置 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经。?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 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因为坐在法华西亭,望见西山, 才指点着它并感到它的奇异。?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 沿着染溪, 砍伐丛生的草木,焚烧茂密的茅草, 直至山的高处才停止。?然后,我们攀援着登上山去,席地而坐,观赏风景,只见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特别注意 1、始指异之: 始,副词,才。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奇异”。 2、穷山之高而止: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 而,连词,表承接。 3、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而,连词,修饰。
崔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