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菏泽牡丹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中共菏泽市委党校课题组课题组成员: 刘兆立、杨绪银、刘恒振、何保东、王常勋、吴光炜 2 摘要牡丹, 雍容华贵, 美艳绝尘, 是花中骄傲之王, 历来被奉为庭园贵品, 并一直被财商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我国是牡丹的故乡, 牡丹在我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栽培历史, 因其花大色艳, 雍容华贵,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被誉为国色天香、国花。牡丹不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牡丹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性和一、二、三产业的同体性, 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菏泽牡丹始于隋,兴于唐、宋, 盛于明、清,至清已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 至今已有 1000 多年的种植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菏泽牡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牡丹种植面积已发展到 46 万余亩,其中油用牡丹 40 万亩,分为 9 大色系、 10 大花型、 1237 个品。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全国 90% 的牡丹新品种、 85% 的牡丹出口都由此提供。且远销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法国、荷兰、澳大利亚等 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的美誉在山东视察时强调: 一个地方的发展, 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做好特色文章, 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菏泽如何立足牡丹资源优势, 拉长牡丹产业链, 把牡丹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课题组成员围绕菏泽牡丹产业化问题, 到各县区及相关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 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对我市牡丹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优势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 以期对加快我市牡丹产业化发展, 唱响菏泽牡丹品牌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关键词: 菏泽;牡丹产业化;研究 3 牡丹, 雍容华贵, 美艳绝尘, 是花中骄傲之王, 历来被奉为庭园贵品, 并一直被财商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我国是牡丹的故乡, 牡丹在我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栽培历史, 因其花大色艳, 雍容华贵,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被誉为国色天香、国花。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 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贵的中药材。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牡丹以色丹者为佳,虽结子而根生苗故谓之牡丹。“我国是世界牡丹生产、消费及出口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牡丹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新的“朝阳产业”。牡丹不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牡丹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性和一、二、三产业的同体性,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菏泽是驰名中外的牡丹之乡, 牡丹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明代就已经发展成为最大牡丹栽培生产中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花卉消费迅速升温, 据了解, 目前菏泽牡丹栽培面积达 25 万亩, 拥有大型牡丹苗木繁育基地 30 多处,反季节牡丹温室催花大棚 200 多个,获得注册认证的有九大色系, 十大花型, 123 7 个品种; 全国 90% 的牡丹新品种、 85% 的牡丹出口都由此提供; 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 尤其是 1997 年上海花卉博览会、 1999 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菏泽牡丹都是独占鳌头, 加之 2000 年菏泽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乡”, 更加奠定了其霸主地位。 200 6年, 菏泽被评为“中, 著名书法家舒同曾为菏泽牡丹挥毫题下“曹州牡丹甲天下”。溥杰先生也曾经为菏泽牡丹留下过“天下第一香”的墨宝。 2012 年3月 16日, 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菏泽为“中国牡丹之都”, 这使得菏泽牡丹有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此外,菏泽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环境,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 使菏泽具有发展牡丹产业的独特优势在山东视察时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菏泽如何拉长牡丹产业链, 做好牡丹产业化这篇文章, 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加快菏泽牡丹产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4 (一)加快菏泽牡丹产业化发展是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世界上食用油严重缺乏的国家,年均缺口在 60% 以上,已超出国际安全警戒线。牡丹籽油是新开发的木本植物油, 2 011 年3 月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具有生产成本低、产油率高、营养丰富、质量优良等诸多优势, 为国家和省积极倡导和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项目。 2011 年,国家将我市列为全国油用牡丹生产基地试点区; 省政府出舍《山东省油料产业振兴规划》,将我市列为三大新开发油料基地之
菏泽牡丹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