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操作系统本章内容提要分布式系统概述分布式操作系统概述分布式系统的实现 ●通信问题 ●进程管理 ●死锁问题 ●文件系统 ●,它对用户是透明的。一般认为,分布式系统应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分布性②自治性③并行性④(1)资源共享(2)加快计算速度(3)可靠性高(4)方便快捷的通信▲缺点主要是可用软件不足,系统软件、编程语言、应用程序以及开发工具都相对很少;还存在通信网络饱和或信息丢失以及网络安全问题,方便的数据共享同时意味着机密数据容易被窃取。。用户利用透明的方式访问系统内的远程资源,即用户访问远程资源的方式和访问本地资源相同。它有如下三个基本功能:①进程管理②通信管理③(MultiprocessorSystems)▲每个节点只有一个CPU,所有外部设备都是共享的▲共享同一个内存,彼此紧密地耦合在一起▲整个系统共享同一操作系统多计算机系统(puterSystems)▲每个节点除CPU外,还有本地内存和网卡,有时也有用于分页的硬盘▲多计算机的各个节点运行同样的操作系统▲整个系统共享同一个文件系统,workSystems)▲每个节点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不仅有CPU、内存,还有完整的一组设备▲各节点上有本地操作系统,其上加上网络软件,构成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Systems)▲分布式系统有很多特征与网络系统相同▲分布式系统是虚拟的单机系统,通常各节点上运行统一的操作系统,利用消息机制实现通信,具备数据迁移、计算迁移和进程迁移等功能。▲分布式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系统的分布性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可在两个层次上实现透明性:对用户隐藏分布性;系统对程序透明类别含义位置透明性软硬件资源分布在各处,而用户不清楚资源的确切位置迁移透明性资源可以随意移动,而不必改变它们的名字复制透明性系统可以任意复制文件或其他资源,用户不清楚多个副本存在并发透明性多个用户可以自动共享资源,彼此不会注意对方的存在并行透明性任务被并行地执行,而用户并不知道(理论上要靠编译器、运行系统及操作系统三者的共同支持,目前尚无法实现这一点):单内核模型和微内核模型▲单内核模型基本上是在现有的集中式操作系统上附加一些网络设施,再集成一些远程服务。▲微内核模型是一种新式结构。微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极小核心。它将各种操作系统共同需要的核心功能提炼出来,形成微内核的基本功能。所有其他的系统服务都通过微内核之外的服务器实现。▲可靠性涉及的方面包括可用性(Availability)、安全性和容错性。①可用性表示系统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比例②安全性指文件和其他资源必须受到保护,防止未授权使用。③容错性指在一定限度内对故障的容忍程度。▲性能指标包括多个方面,如执行速度、响应时间、吞吐量、系统利用率、网络通信能力,等等。●▲扩展可分为水平扩展和垂直扩展水平扩展指添加或移去客户工作站,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小垂直扩展指移植到更大的或更快的服务器或多服务器上。,通过传递消息实现通信。本质上,协议就是规定通信如何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在广域分布式系统中这些协议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一层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则。基于局域网的系统通常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针对客户-服务器模型中通信要做大量输入/输出的缺陷,提供了远程过程调用(RPC)方法。组通信方式
分布式操作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