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doc先天性耳前痿管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痿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管周分离法治疗非感染期的先天性耳前痿管;对感染期的病例采用整块切除法治疗。结果:52例患者51例治愈,1例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手术治疗感染期及非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痿管无明显差异。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痿管感染期手术【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26-01先天性耳前痿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是第一、二蛆弓的耳廓原基在胚胎期融合不全形成的盲道,可为双侧性或单侧性,单侧多见,右侧较左侧多见,女性较男性多见。因痿管平时不引起不适,患者多不治疗;临床就诊患者多为发生感染,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1]。但由于耳前痿管可有分支,且多次感染患者局部瘢痕等形成,容易复发。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治先天性耳前痿管患者52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本组先天性耳前痿管患者5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3例;年龄4〜28岁。单侧者36例,双侧者16例。20例有过一次感染史,27例有过两次或多次反复感染史;12例曾有过脓肿形成切开引流史;23例处于感染期,2例可见耳廓后沟局部有脓肿形成;1例耳廓背面上部形成局部肉芽组织。将患者按是否感染分为A组(非感染组)29例,B组(感染组)23例。其中感染的标准为:周围皮肤红肿隆起、波动感、有脓性分泌物形成、压痛明显;或局部有肉芽组织形成。。(1) 麻醉方法:儿童及感染组的采用全身麻醉,非感染组的成人采用局部麻醉。术中使用亚甲蓝经痿管口注入,最好使用钝性针头,避免刺破痿管壁。局部麻醉使用1%利多卡因5~10mL加1%。肾上腺素3〜4滴做痿管口附近的浸润麻醉。(2) 手术方法:A:无感染组沿痿口及瘢痕做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沿痿管及瘢痕状组织向深层分离,B:感染组的采取术中使用电刀整块切除脓腔、肉芽组织及痿管至到颛肌筋膜和腮腺鞘膜,如果痿管与耳廓软骨相连,则需将与之连处的耳廓软骨膜切除部分,最后将整块分离组织完整切除。分离过程中注意保护耳颍神经和颍浅动脉。若切除范围较大,直接缝合张力大,则可取耳后带蒂皮瓣修补,用双氧水及术尔泰反复冲洗术腔后全层缝合,加压包扎。2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52例患者中50例切口I期愈合,2例II期愈合,1例术后1年后复发,复发及II期愈合者均为术前处于感染期患者。3讨论耳前痿管是一种耳鼻喉科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痿口多位于耳轮脚前,为一狭窄的盲管,部分有分支,管壁为复层鳞状上皮,皮下有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因管内分泌物引流不畅而引起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长期反复感染者,痿管附近皮肤可发生溃烂、瘢痕增生、创面长期不愈或形成脓肿[2]。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如果手术中残留分支,则极易复发,以往对于先天性耳前痿管感染的治疗,多先行脓肿切开引流,待其炎症吸收切口愈合良好后,再行痿管切除,但由于换药时间长易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反复感染导致伤口迁延不愈,加重病人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对本组病例非感染组采取传统的“管周分离法”[3];而感染组则采取“整块切除法”[4],有学者[5]认为在感染期手术与感染控制期手术在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上并无明显差异。本组手术病人中23例处于感染期,其中有2例耳廓后沟脓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