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秋水(节选)(陈静).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秋水(节选) 庄子教学要求 1. 了解庄子的生平和地位 ,并进一步分析庄子的思想。 3. 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幻、构思洒脱的艺术特色。 4、理解《庄子》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学习要点 ,雨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秋天雨季一到,河水暴涨,称为秋水。 ■导读本文选自《庄子》外篇《秋水》的第一章,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借两个虚构的神话人物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形象地表达了本文的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一主旨所显示的客观思想意义是,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客观世界是无止境的,因此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学习。文章的开头以写景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秋涨图,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河伯的沾沾自喜,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黄河入海时的望洋兴叹与自惭形秽,也为小大之辨的推论作了铺垫。在河伯与北海若的问答之中,北海若以类相推, 由河而海,由海而天地,再由中国之在海内,人类之在万物,个人之在群体,层层类比,形象地说明了每一事物皆有其存在的局限,而只有不断地突破这种局限,才能反观自身的有限性,领悟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真理,并对人类的妄自尊大予以辛辣的嘲讽。本章的艺术特点首先表现在哲理与形象相结合,庄子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寄寓在形象的描绘之中,借助具体可感的景物人事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学道理。其次表现在长于运用比喻, 往往层见叠出,连类而及。再次也表现在宏肆有力的语体特征,语言的气势既来自于整体说理的层层推进、内在义理的严密逻辑,也来自于大量排比句式和反诘句式的运用。一、作者生平生平:庄子(约公元前 369 ~公元前 286 ),名周, 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地位: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把他和老子合称“老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既对立又相同,很多地方不一致。据《庄子》本文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可知,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出身贫寒,曾不得不靠借粮为生,( “贷粟于监河侯”),而对权势富贵却极端蔑视。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庄子除做过漆园吏以外,没有做过其它官。据《杂篇·秋水》记载,楚威王曾派人邀请庄周管理楚国政事。庄子以宁为泥里嬉戏的龟而不为庙堂之龟为由,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无待。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和惠施交好。庄子被认为是先秦时期最具哲学家和诗人气质的人。思想主张:1、思想渊源: 庄子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老庄之间的区别: 老子的学说,除了强调自然的一面以外,还有讲权术的一面。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庄子抛弃了老子思想中讲权术的一面

秋水(节选)(陈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swng3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