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建筑的发展历史文化馆建筑的选址与总平面文化馆的建筑特征文化馆的空间组织文化馆建筑的动态灵活性文化馆建筑应体现当代乡土的建筑观文化馆的设计要点文化馆文化馆的发展历史文化馆文化馆的选址与总平面文化馆建筑通常是社会公共生活的焦点,其用地规划均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新建的文化馆建筑,均宜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基地规划位置应符合城市文化设施网点布局的要求。这是从城市总体功能组织的合理性上应予首先考虑的基本原则,它对设施投入使用后能否取得理想的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文化馆建筑的选址是否得当,影响到该建筑能否负起国家和社会赋与该设施的任务。能否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因此在选择和确定文化馆基地时,有关领导部门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及支持。文化馆文化馆的选址与总平面(1)交通条件(2)环境条件(3)文化馆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2、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3、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4、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文化馆文化馆的设计要点(1)一般规定(2)群众活动部分(3)学习辅导部分(4)专业工作部分(5)行政管理部分(6)防火和疏散文化馆文化馆的设计要点1、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2、文化馆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3、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4、儿童活动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装饰活泼,色调明快。5、群众活动用房应采用易清洁耐磨的地面;在严寒地区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室应做暖性地面。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建筑应设置电梯。文化馆文化馆的设计要点1、群众活动部分由观演用房、游艺用房、交谊用房、展览用房和阅览用房等组成。2、观演用房一、观演用房包括门厅、观演厅、舞台和放映室等。二、观演厅的规模一般不宜大于500座。三、当观演厅规模超过300座时,观演厅的座位排列、走道宽度、视线及声学设计以及放映室设计,均应符合《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和《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四、当观演厅为300座以下时,可做成平地面的综合活动厅,舞台的空间高度可与观众厅同高,并应注意音质和语言清晰度的要求。文化馆文化馆的设计要点3、游艺用房一、游艺用房应根据活动内容和实际需要设置供若干活动项目使用的大、中、小游艺室,并附设管理及贮藏间等。当规模较大时,宜分别设置儿童游艺室及老年人游艺室。儿童游艺室室外宜附设儿童活动场地。二、游艺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大游艺室65㎡中游艺室45㎡小游艺室25㎡4、交谊用房一、交谊用房包括舞厅、茶座、管理间及小卖部等。二、舞厅应设存衣间、吸烟室及贮藏间等。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四、茶座应设准备间,准备间内应有开水设施及洗涤池。文化馆文化馆的设计要点5、展览用房一、展览用房包括展览厅或展览廊、贮藏间等。每个展览厅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5㎡。二、展览厅内的参观路线应通顺,并设置可供灵活布置的展版和照明设施。三、展览厅应以自然采光为主,并应避免眩光及直射光。四、展览厅(廊)出入口的宽度及高度应符合安全疏散、搬运版面和展品的要求。6、阅览用房一、阅览用房包括阅览室、资料室、书报贮存间等。二、阅览用房应设于馆内较安静的部位。三、阅览室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避免眩光及直射光。采光窗宜设遮光设施。四、阅览桌椅的排列间隔尺寸及每座使用面积指标,可参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执行。文化馆文化馆的设计要点1、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2、综合排练室一、综合排练室的位置应考虑噪声对毗邻用房的影响。二、室内应附设卫生间、器械贮藏间。设淋浴间。三、沿墙应设练功用把杆,宜在一面墙上设置照身镜。四、根据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净高,。五、综合排练室的使用面积每人按6㎡计算。六、室内地面宜做木地板。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建筑文化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