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郭杨地理风水论.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郭杨地理风水论张振东摘要风水源远流长,论著颇多,上千年来,兴而不衰,它能躲过秦始皇的一劫,流芳万古,有一定的科学利用价值。然在唐末后杂乱臆说,派别增多。本论文是我二十多年的实践中,精研出郭杨地理风水术是真诀,所以撰写论文奉劝人们习研。郭杨地理风水术主要是以“天地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理论总结。其源于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九星,依据生克制化的推理,表示天、地、人、建葬的关系。本论文综郭杨之著《葬书》、《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奥语》、《天玉经》等六册著述之要华,加以整理、注解,引导人们探研。《葬书》:葬乘生气;气感而应;土形气行;行止气蓄;支葬垄葬;祸福之差;避其所害;龙虎抱卫;五山不葬;吉势凶势;四势八方;三吉六凶。但他的核心是“乘生气”,其次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再者地形、位向,才是吉祥富贵。《青囊奥语》等著是在郭公的“葬乘生气”的基础上增设了九星、双山、三合五行、三才六建、零正二神、四吉位、房分、寻龙之法,结穴的形势,点穴方法,二十四砂法, 倒杖十二条,阴阳顺逆、立向、黄泉、四经五行、玄空大卦、玄空小五行、元空、挨星、三阳六秀等。由于后世人所著鱼龙混杂,因而我论之刚力求翔实,以便读者识得“庐山真面目”。2007 年5月18日郭杨地理风水论张振东地理风水,亦称堪舆、风水、青鸟术、青乌术、青囊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老术数和技巧,即以阴阳、五行生克、气论、八针、“天人合一”等思想为理论基础指导人们如何确定阳宅和阴宅的位置、朝向、布局、营建等一系列的主张与方法。堪舆学历史悠远,萌芽于商周的卜宅相宅活动,至汉代有正式的堪舆理论如《堪舆金匮》等。也就是说秦汉以后才有比较系统的学问。魏晋时期郭璞才对理论上加以总结和阐述,如《葬书》。随唐五代时期是相地术发展、兴起的最佳期,出现了堪舆风水宗师杨筠松、杨徒和曾文。这时的著作有《撼龙经》、《疑龙经》、《葬法例杖》、《青囊奥语》、《天玉经》均为杨筠松撰;《青囊序》曾文撰;还有南唐何溥撰《灵城精义》, 宋朝赖文俊撰《催官篇》;宋朝蔡元定撰《发微论》等对郭杨风水没有起到新的发展, 然对杨公的罗经增设了人盘,起到了天、人、地三盘三针亦全的作用。最盛行的时期是宋代。这时有名的地理风水,相术专家有赖布衣、陈抟老祖、吴景鸾、蔡元定等。后来的几个朝代,主要是继承、整理、增补和解释,不但没有大的发展,然鱼龙混杂,千里路上传话,越传越多,更为可恶的是变了味。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当然是唐未以后的事了。“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被称作风水,始见于晋代郭璞(公元 276 - 324 ) 所著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但自唐未后地理风水形成形法与理法两大主要流派。形法, 是考察建筑物四周的水土结构以及建筑本身的布局安排;理法则是从时间和空间上考察人体与地理气候、地极磁波变化的关系。在科学不发展的古代,人们认为堪舆为迷信,再加学术不精之人的愚昧、附会确实可谓。但在科技发展的今天,眼见的万事万物都在入土。万物的根源是数,宇宙也是数。数者始于 1而终于 0 ,循环不穷,永劫无疆,次序不乱,是大宇宙的真理,而天地间的森罗万象的生成化育其基础是 1至9之数的离合聚散。数又分天、地、人三才、阴阳、五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殷

郭杨地理风水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gs358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