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次/分P:86次/分BP:90/50mmHg一般情况:神志清,精神差。急性面容,贫血貌皮肤黏膜:口唇、甲床及结膜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视诊:腹部膨隆腹部触诊:腹软,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肾未触及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腹部听诊:肠鸣音正常概念:指Treitz韧带(屈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常见病因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临床表现一、呕血、黑便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三、氮质血症四、发热五、血象1、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2、均有黑粪,但不一定有呕血。取决于出血部位、量及速度3、呕血多为咖啡色或棕褐色,量大可为鲜红色或伴血凝块4、需与下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黑便相鉴别临床表现一、呕血、黑便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三、氮质血症四、发热五、血象1、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重要的临床表现2、程度随出血量多少而异3、表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80mmHg)以下,呈休克状态;4、老年人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一、呕血、黑便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三、氮质血症四、发热五、血象1、可分肠源性、肾前性、肾性氮质血症2、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高峰,3~4天后恢复正常。3、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如血尿素氮持续升高,提示有继续出血或出血未停止。临床表现一、呕血、黑便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三、氮质血症四、发热五、血象1、大量出血后,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可持续3~5天;2、机制:循环血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贫血、基础代谢增高;3、若发热超过39℃,持续7天以上,应考虑有并发症存在。临床表现一、呕血、黑便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三、氮质血症四、发热五、血象1、失血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2、出血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3、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升高,如持续升高,提示出血未停止;4、出血后2~5小时,白细胞可达10~20ⅹ109/L,血止后2~3天恢复正常;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