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动画的认识和理解.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动画的认识和理解动画,顾名思义就是会动的画。英文是“ animated cartoon ”,也就是会动的漫画了。动画之所以会动, 是因为人们使用了“逐格拍摄”技术和利用“视觉残留”现象。我们现在所说的动画一般指的是动画片, 较之电影有很多相同之处却有明显区别; 来源于美术绘画却不限于死定在纸上, 是处于电影和美术两大艺术门类之间的中间地带, 当然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对动画片新添了更多技术元素, 由此也引起了对动画片的艺术性的争议。动画片是从外国引进来的, 我国动画与欧美日韩动画还相差很大一段距离。但我认为这也用不着太灰心, 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加以创新, 也能提高我们动画水平。如此大环境下, 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大干一场的时候, 正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要远远大于发达的提高速度也可以比水平更高的国家发展得更快。一、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如果仅从画面给人运动感这一点出发,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之前。原始人的日常交流只用口头表达或最多加上肢体语言,没有文字的使用,只好结绳记事。可是结绳记事等最原始的记事方式不能把日常生活中所有值得记录的事都留传下来, 加上原始人经常追捕上蹿下跳的猎物从而产生了表达运动的欲望, 于是原始的重叠性绘画和连续性绘画便出现在原始人的壁画中。这些原始的表达运动的绘画还没有真正的动起来, 只不过是人们对运动的拆分和叠加而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也逐渐开始形成。英国彼得?罗杰发现的“视觉残留”现象经过约瑟夫?普拉托的论证, 对动画的产生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19 世纪欧美出现了幻透镜和西洋镜, 更得益于雷诺德光学影戏机的发明与使用, 还有麦布里奇的变焦实用镜, 是动画的产生成为理想中的现实。 1895 年, 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诞生,不久后的 1906 年《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宣告了动画的诞生。后来, 动画史上就有“当代动画片之父”埃米尔?科尔的实验动画的风行, 而美国温瑟?麦凯的商业动画的出现。动画片的制作与 20 世纪初仍是十分艰难的,而赛璐珞片的出现实现了动画的的大规模生产。动画发展速度快, 动画技法也在提高, 迪斯尼动画从漫画走向写实, 是动画片更形象、通俗易懂,成为大众艺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动画从原来的二维动画发展史基本上就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史而存在。时代还在进步,动画也在发展。二、动画的特点动画片从它诞生之初便同电影密不可分, 都是运用图像直观形象地展现故事情节, 传递影片信息。但是,既然动画与电影是并不相同的两个概念,那当然有各自的特点了。首先, 两者的制作过程就显现出很大的差别。动画片中的演员是绘画师画出来的, 难度比电影大得多。因为绘画师必须清楚知道演员的角色动向, 同时根据现实生活的规律, 用手中的笔将其在表现出来, 这就要求绘画师既能胜任演员工作, 有能力将演员表现在纸上或者计算机上,这就大大增加了动画片的制作难度。再者, 动画片不受现实生活的诸多限制, 使其表现效果优于电影, 就简单的拿动物的跳跃飞行(如《狮子王》) 、植物的迅速长成(如《幻想曲 2000 》)来说,电影里就难以表现了。加上丰富的想象, 运用夸张、幽默、拟人、联想等表现手法和无限创意, 动画片所能表现的内容远远多于电影。而且动画片通常都是通俗易懂,幽默诙谐,可谓老少咸宜。动画片的艺术价值比电影

对动画的认识和理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