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地道施工作业指导书目的:对旅客地道施工进行全面控制,确保施工质量。适用围:DK6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规》《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客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人员、材料及机械配备人力组织:根据工序分成10个班组,结合施工进度要求及现场实际配置如下1钢筋工班20钢筋下料、弯制、绑扎2模板支架工班15加工、安拆模板3砼工班12浇注砼4杂工班5现场清理5电焊工班8钢筋、铁件等焊接加工6电工2供水、供电保障7材料员1材料保障8施工指挥1指挥、调度、协调9吊车司机班1起吊运输10CFG桩班组10CFG桩施工合计80材料组织:所用钢筋均有甲方提供。混凝土由新立屯拌合站提供,完全满足施工需要。机械设备组织本着合理组织综合利用的原则选用机械。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台2小型挖掘机1台、-507平板振动器台22F228电焊机台5AX9-5009木工锯台210钢筋弯曲机台1GW4011吊车25T汽吊台1汽车吊12全站仪套113水准仪套114空压机台115长螺旋钻机台1主要施工方法1、旅客地道工艺流程旅客地道工艺流程图二、,主体施工完毕后,开挖主体两侧的斜坡走道,使用挖掘机进行,自卸汽车运弃土。分段开挖每段一次性开挖到位,边坡按1:1控制。,技术人员进行CFG桩桩位放样,长螺旋钻机进入场地钻桩,,桩长允许偏差不大于2cm。,进行桩弃土清运,清运完毕后人工开挖50cm保护土层,不得扰动基底土。清土完成后按CFG施工要求进行截桩、验桩、凿毛、碎石垫层施工。,于结构外的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经集水坑由水泵抽出地面,保持基底干爽。,回填两侧分层对称进行,每层松铺厚度15cm左右,使用电动冲击夯分层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三、:根据设计变形缝位置,为有效控制砼收缩和变形,按设计图纸要求,分节施工,斜坡走道分为两节施工,闭口段1节,敞口段1节。分节情况:旅客地道主体分4节,,,,,线路左右侧共2个斜坡走道,共分为16节。施工顺序:施工顺序同开挖顺序,地道每节结构之间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进行分节砼浇注。地道开挖阶段连续作业,迅速开挖到底,迅速封底。结构每节顺序:垫层→底板防水→底板→边墙→顶板。地道结构主要施工步骤:基底处理;浇注底板垫层,施工底板防水层及保护层;绑扎底板钢筋、立底板模;跳节方式浇筑底板砼;绑扎侧墙钢筋;立满堂脚手架;立侧墙模板;浇筑侧墙砼;立顶板底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顶板砼;施作顶板及侧墙防水层和细石砼保护层,施作地道路面及部装饰;回填侧墙顶板土方,恢复原状。每单节施工安排:15天完成,其中底板(防水及垫层1天,钢筋2天,模板及混凝土1天)共4天,侧墙(钢筋3天,模板及支架2天,混凝土1天)共6天,顶板(钢筋2天,模板及支架2天,混凝土1天)共5天。:每批钢筋进场均要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严格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钢材进场后按ISO9000标准进行进场验收及标识,经复检合格后再使用。钢筋加工制作:先由钢筋专职放样员按设计施工图和施工规要求编制钢筋加工料单,并经过现场主管工程师审核,按复核料单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粒状和片状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切断和弯曲时要注意长度的准确,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钢筋切断时,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下料,做到节约用料,避免浪费。钢筋种类、级别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需要代换时,先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且符合设计施工规。成品钢筋按规格形状、尺寸、级别集中堆放并标识,避免错点错用,有条件时及时运往作业层,严禁踩踏。对钢筋的搭接焊接,接头要预先弯成4~5°,使焊好后轴线重合,以保证受力。钢筋骨架的成型:骨架成型采用扎丝绑扎成型,钢筋直径较粗时采取电渣压力焊。钢筋的搭接下料操作时,采取闪光对焊,作业面搭接采取电弧焊,对φ16以下的钢筋采取绑扎搭接接头。钢筋绑扎前要详细了解工程概况,详细阅读施工总说明
旅客地道作业指导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