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之高中美术专业教学探索(论文).doc教与学之高中美术专业教学探索肖碧娟所谓“教与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必须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取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它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徒劳无功。对高中美术专业的教学,我们不断的探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一、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学生。刚接触美术专业班的时候,本人常常会烦恼•,为什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差,学习的ri标也那么狭窄:只要能考上大学就好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学生学习美术只是为了高考,只是把美术当作是上大学的跳板,这样的目标太过于功利,而没有半点自己的追求,学习美术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一种兴趣、一种对美的追求,很多时候看学生在上课就是人在心不在,在他们身上也看不到对艺术的痴狂。想得越多,就觉得学生的缺点越多。直到看到一位英国国教教主说的话:“我年少时意气风发,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加,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范围,决定改变我的国家,但我发觉自己也没有这个能力;接着我步入中年,无奈之余,我将目标锁定在亲密的家人身上。但上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保持原样;当我垂老,我终于顿悟: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影响家人。若我能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将来也可以改变世界,谁知道呢?”因此,我开始和学生一起创作画作,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创作的作品熏陶学生,同时也供学生一个评价的平台。经常介绍一些名画册给学生看,带学生去看画展。还收集美术高等院校的资料及拓展的情景,用来激励学生,开拓他们的眼界,逐步为他们确立学习的目标。在学习之余,多和学生聊天,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的现状,同时给予他们一个模拟的社会角色,告诉他们应有所追求。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学生目光短浅、难于改变,但我们都没想到要先改变的是自己,让自己当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和激情来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让学生爱上美术,让他们把学习美术当成是自己心灵美的升华,而不是工具。二、 让学生“想学”、主动学。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都相对比较好,学习条件优越,而父母也总有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所以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够,激情不够。很多时候他们找不到学习的目标,上学有时候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任务。因此,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将有什么样的结果,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加以利用。比如我们要让学生成为研究者,在上课的起始阶段先让学生对教师的范画进行“评析”,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使学生在发表看法的过程中兴奋起来,有想学的冲动,可称为正式绘画前的“热身”。当然,这也并不是浪费课堂时间,如果“热身”做得好,将会大大提高随后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
教与学之高中美术专业教学探索(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