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案 2008/2009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工商行政管理学班级:工商管理 06级—1,2,3,4 班教师:王志强第一章:课程内容 1、工商行政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2、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 3、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 4、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 5、工商行政管理的手段。理解工商行政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熟悉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了解工商行政管理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及其和其他管理的关系,掌握工商行政管理的手段。问题讨论: 1、如何理解工商行政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2、如何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为什么说工商行政管理是我国特有的概念? 4、工商行政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5、如何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工商行政管理的含义和特点工商行政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运用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督管理。第一章:工商行政管理概述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概念的含义, 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节: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 1、工商行政管理,是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特有的概念,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特定含义的概念。 2、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工商行政管理与工商管理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工商管理,是我们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实际上指的是企业管理,即一个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对其自身经营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企业管理的主体是某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管理的对象是某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工商行政管理并不是工商企业管理,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对工商企业的管理。) 1、工商行政管理,是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特有的概念,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特定含义的概念。 2、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工商行政管理与工商管理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工商管理,是我们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实际上指的是企业管理,即一个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对其自身经营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企业管理的主体是某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管理的对象是某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工商行政管理并不是工商企业管理,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对工商企业的管理。) 3、工商行政管理是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国民经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了宏观经济的计划与调控,重要产业的计划与调控,国民经济活动的监督,以及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协调等许多方面。) 工商行政管理的特点: ①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②工商行政管理的对象是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③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④工商行政管理的性质是经济行政监督。特征:宏观监督性, 执法统一性,行政强制性,超脱客观性. 二、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 一般内容有: 1、市场经营主体的资格的确认和管理; 2、进入市场的商品和服务的管理; 3、市场经营主体的竞争行为的管理; 4、对各种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具体内容有: 1、依法管理企业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登记注册工作,核发有关执照, 依法确认其企业法人资格或合法经营单位。依法监督检查登记注册单位的登记注册行为。依法核定登记注册单位的名称 2、依法检查市场经营主体的交易活动, 查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其他违法市场交易的行为。 3、依法监督管理合同。 4、依法对国内外商标申请实行统一注册和管理,认定驰名商标,查处商标侵权行为,保护商标专用权。 5、依法监督管理广告发布和广告经营活动。工商行政管理的性质:作为国家经济管理活动应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经济行政监督性质. 三、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 1、监督职能: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目标,对工商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市场行为进行监察与督导。 1、监督职能: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目标,对工商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市场行为进行监察与督导。 2、控制职能: 利用必要的手段和措施, 对经济组织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 纠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偏差,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正常进行。 2、控制职能: 利用必要的手段和措施, 对经济组织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 纠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偏差,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正常进行。 3、组织职能: 通过一定的组织体制、组织结构、组织形式、组织程序,科学合理地管理与监督管理活动,以实现既定目标。 3、
工商行政管理学-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