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XX市建设规划局宁波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7月目录一、前言 3二、概述 7(一)规划的编制目的和意义 7(二)规划编制依据 8(三)项目建设目标 9(四)规划的范围 9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0(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10(二)XX市建设规划局信息化现状 15(三)XX市建设规划局信息化建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8(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9四、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和建设原则 21(一)指导思想 21(二)建设内容 22(三)建设原则 25五、项目的总体需求 27(一)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8(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30(三)公众信息服务的需求 32(四)功能需求内容 32六、项目的总体规划 34(一)XX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 35(二)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 38(三)XX市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 40(四)XX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规划设计 50(五)应用示范工程规划 78(六)安全系统建设 83七、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 84(一)总体技术路线 84(二)关键技术 87八、实施策略与运行、管理机制 93(一)风险分析 93(二)实施策略 95(三)组织保证 95(四)质量及管理保证 95(五)运行与维护 96(六)人才与培训 96九、建设进度安排 96十、经费预算及资金来源 97(一)项目总体预算 97(二)分项详细预算 98(三)资金来源 99十一、效益分析 100(一)经济效益分析 100(二)社会效益分析 101十二、结论与建议 102一、前言(一)地理信息信息系统发展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模拟和可视化表达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GIS技术是建立在地理学、测量学、制图学、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上的交叉科学,并随着社会对信息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世界上最早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在60年代初,由加拿大环境部研究开发的,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和资源信息更新。GIS在近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和应用潜力,从环境监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自然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信息管理、森林资源管理、农业估产、交通规划与管理、大型工程选址,环境和灾害评估到辅助决策等之地。目前GIS的最新发展方向从组件式GIS迈向到服务式GIS(ServiceGIS),GIS图形与属性的一体化(真正形成地理数据服务器),真三维GIS研究,OpenGIS的研究和应用,WebGIS的研究和应用,时空GIS的研究和应用,空间数据仓库和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应用等。GIS在应用上出现了以下趋势:网络化方向发展。在客户/服务器模式、、、WebGIS技术,以及分布式GIS技术支撑下,GIS正由单机或局域网络运行系统向广域网系统发展,使信息在全社会的共享成为现实,也使空间信息的产业化成为现实;综合集成方向发展。GIS不再是单一的地理信息系统,而是将它自身与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融为一体,充分利用RS的动态监测和信息快速获取功能,以及GPS的空间精确定位功能,形成GIS精确定量、定位和动态分析能力;决策支持方向发展。GIS的发展重心已经由侧重于数据获取、存储、检索的初级阶段,逐步向模拟、分析、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的高级阶段发展。要实现GIS的辅助决策支持功能,一是需在现有工具型GIS软件包中加入各个专业的数学模型;二是要建立知识库和“推理机”,使GIS对自然与社会经济的时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映,为宏观决策与工程设计提供结论性的图件和数据;企业化方向发展。GIS已由十几年前的项目研究型发展为近几年的部门应用型,正在朝着企业应用型和社会应用型方向发展,产业化前景广阔。(二)国内空间数据库的建设现状我国在空间地理数据运行管理方面起步较晚,但目前的发展相当迅速。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杭州、厦门等多个城市已经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分步加以实施。总的看来,我国空间信息数据库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空间数据标准化和信息服务滞后、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与渠道、空间数据难以实现共享交换,造成重复建设、无法实现数据整合集成,不能充分利用开发等弊端。在城市地理数据管理体系方面,与美英等国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国家、省和市三级的管理体系。1:10000以上的小比例尺地理数据由国家和省级生产和管理,1:5000以下的大比例尺地理数据由城市的专业部门生产和管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特有的地理信息保密制度,故而我国以地理数据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信息提供商,在现行的分级管理和特有保密制度
某市建设规划局GIS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