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延安心得体会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单位策划了这次参观延安革命胜地的红色之旅。久居张家口,享受于舒适的生活,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窑洞的时候一定觉得很希奇,可是久居于窑洞的那些老区人民啊,却受到地理状况等等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饱受缺水之苦。据说,延安住窑洞的百姓,一年到头竟然只能洗一次澡,这着实让我们瞠目结舌——老区人民生活之艰苦深深地楸动着我们每一位的心!我们,参观的非常多的革命先辈办公处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简朴而又庄重。革命先辈,总是怕投身革命的时间不够似的,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这样就可以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去工作。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前线将士们奋勇杀敌,而我们的革命先辈,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居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宝塔山到枣园,杨家岭,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我将把这次“红色旅游”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工作和学习当中。翼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不断的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学校组织所有党员去延安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从西安上包茂高速,一路向北,行走在八百里秦川,树绿草青,田野里有果树庄稼。眼睛始终搜寻着陕北的特有民居——窑洞。想象着这一路行去,树木会渐行渐稀疏,土地会愈走愈贫瘠,慢慢的就是满目皆黄土唯有衰草儿茎的荒凉之地了。可是,车进入延安所辖境内,山上是依然的绿树,田野是依然青青的植被;县城是一样的高楼林立,一样的车水马龙,一样电脑喷绘的店铺招牌,一样学校门口穿着校服的学生。偶尔可以看到的一孔两孔窑洞,不是废弃已久,就是用作堆放杂物。记忆中那窗棂上糊着白纸帧贴着窗花,门旁挂着成串黄玉米红辣椒的窑洞,难道只留在影视中做了画面的点缀?延安,哺育、滋养过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土,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九周年的日子我踏上这块土地,内心的激动、澎湃油然而生。“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见证了那段遥远而又辉煌的革命历程。小时候的课本里有这么朗朗的一段:……杨家岭的早晨,太阳刚刚从山坳坳里冒出来,毛主席推开门,走出了窑洞……这就是对杨家岭所有的印象。当我们来到杨家岭时并不是那样一个朝霞飘荡的清晨,午后的杨家岭似乎更有一种浓浓地亲切感,一种纯朴而又深情的似曾相识的氛围。在每一座伟人旧居和会议旧址的房屋,每一座房屋的每一扇窗、每一片瓦上,都漫洒着午后柔和的阳光,这里的一切已然演化为一种亲情般的深稠情愫,慢慢浸透整个视野,浸透全身。当年,在这里,党中央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这里,召开了我们党伟大且具有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上,确立了世界政治史、军事史、革命史和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的意义的毛泽东思想;也是在
参观延安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