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审计重要性.doc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审计重要性一、 计划审计工作时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的重大错报C评估认定层次的重要性,以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确定审计意见类型时,注册会计师也需要考虑更要性水平。二、 重要性含义:重要性取决于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利性质的判断°目的(1) 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2)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由于未发现的错报和不重大错报汇总后就变成了重大错报情形,注册会计师应当制定一个比重要性水平更低的金额,以评估风险和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三、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二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如果•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决策,则该错报是重大的。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一能性,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包括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某一认定存在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某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审计风险二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由于审计风险是既定的,因此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是反向关系,当重大错报风险高时,检查风险必须低。因此注册会计师要合理设计和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中华会计网校教育旗下品牌网站四、确定重要性水平目的:发现金额上的重大错报考虑因素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性质既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金额及波动幅度C从数量方面考虑(1)报表层重要性水平二基准(资产、销售收入、利润、费用)*百分比(5%、%)(2)认定层次——可容忍错报(不存在重大错报情况下,可接受的最大错报)。考虑因素:各认定的性质及错报可能性、认定层重要性水平与报表层重要性水平关系、其他。计划阶段重要性水平的调整(1) 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迫加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不能降低)O(2) 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公司规章制度1='•、公司形象1、员工•必须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经营范围和管理结构,并能向客户及外界正确地介绍公司情况。2、在接待公司内外人员的垂询、要求等任何场合,应注视对方,微笑应答,切不可-冒犯对方。3、 在任何场合应用语规范,语气温和,音量适中,严禁大声喧哗。4、 遇有客人进入工作场地应礼貌劝阻,上班时间(包括午餐时间)办公室内应保证有人接待。5、 接听电话应及时,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声,如受话人不能接听,离之最近的职员应主动接听,重要电话作好接听记录,严禁占用公司电话时间太长。6、 员工在接听电话、洽谈业务、发送电子邮件及招待来宾时,必须时刻注重公司形象,按照具体规定使用公司统一•的名片、公司标识及落款。7、 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8、 员工要注重个人仪态仪表,工作时间的着装及修饰须大方得体。二、生活作息1、 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统一的工作作息时间规定上下班。2、 作息时间规定1) 、夏季作息时间表(4月——9月)上班时间早8:30午休12:0——14:00下班时■间晚18:002) 、冬季作息时间表
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审计重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