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主权考王银泉[1] 关键词钓鱼岛主权考证钓鱼岛主权即钓鱼岛归属问题,是日本蓄意制造的与中国的领土纷争。钓鱼岛历来为中国所有,这早已被无可辩驳的历史所证实。可是,日本却有人不顾这些不争的事实,肆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并一再制造事端,引起磨擦,妄图与中国争夺钓鱼岛的主权。今年伊始,日本政府又在钓鱼岛问题上玩起了花招,向“拥有钓鱼岛所有权”的日本国民“租借”钓鱼岛,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6月22日,由15名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爱国人士组成的中国民间“保钓团”从浙江出发,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支持中国政府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严正立场,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却遭到日舰的拦截, 被迫返航。这是日本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日本政府的这种野蛮行径。笔者根据大量史料,对钓鱼岛之中国主权做出雄辩的溯考,以回击日本的无理寻衅。一、钓鱼岛主权争议的由来钓鱼岛本岛也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或和平山,面积约 , 另有 5个卫星小岛:冲北岩、冲南岩、飞濑岛、北小岛、南小岛,连同附近的一些礁屿,以及分别位于东北 30 多海里处的黄尾屿和赤尾屿,又统称为钓鱼台列屿或钓鱼台列岛,台湾渔民通常称作尖头诸岛( 根据其地貌多山峰,似尖塔的特征而命名),面积共 6平方公里左右。钓鱼岛面积虽小,而且因缺乏淡水,无人居住,故被称为“无人小岛”,但战略地位却颇为重要。钓鱼岛位于东海南部中央,扼中坦外,全为丘陵,山峰林立,陡峻崎岖,形成齿状,仅本岛就有 9 个山峰,低则 260 米,最高达 383 米,赤尾屿、黄尾屿也有 80 米以上的起伏山脊,曾为明清两代航海的显著标志,即便在现代,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是通达中国大陆闽江口、台北基隆和琉球那霸的理想航道。钓鱼岛一带还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海洋资源和海底资源。正因为如此,自 19 世纪末起,日本就对钓鱼岛表现出强烈的觊觎之心。 1885 年,冲绳县知事为取缔钓鱼岛海域的鱼捞等活动,并将钓鱼岛划归冲绳县所属,呈请内务大臣准予在岛上建立该县的管辖标志。为此,外务大臣致函内务大臣:基于“近复在报上有揭载我政府有意占据台湾附近清国所属岛屿”之嫌,“不宜遽然在该处建立界碑,以免招致清国疑忌”,“以等候他日适当时候为宜”。内务大臣复函也认为:“因该处恐与清国有关,万一发生咀唔,反不相宜,不宜急切行事,应候命实施。”故拟作“暂缓”, 未马上同意。同年 12 月,内务大臣明确指令冲绳县知事: “不要建立标志。”随后发生了该岛屿捕鱼的水产管理问题,冲绳县知事复于 1890 年向政府重呈前请,要求建立国标,仍未获实现。尽管如此,但“等候他日适当时候”、“候命实施”、“暂缓”实行,已包藏着明显的潜在动机,并且暗地里却密令勘察“港湾形势、土地产物”,待机“着手开拓”。不久,便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沦为战败国。日本利用战胜国的地位,迫使清政府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后因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未成)、台湾附属所有岛屿和澎湖列岛, 终于攫取了对钓鱼岛的占有。 1940 年,日本属下的琉球与台湾发生钓鱼岛管辖争执,经东京法庭判决,钓鱼岛仍隶属于台湾。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在攻占琉球时,一并占领了钓鱼岛。战后,美洋所攫取的一切岛屿
钓鱼岛主权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