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623540651贡献《电流和电路》一、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4、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5、单位:(1)、国际单位:A(3)、换算关系:1A=1000mA6、测量:(1)、仪器:电流表,(2)、方法: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二、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2)、常用单位:mA、μA1mA=1000μA②电路为通路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三、电路1、组成:①电源②用电器③开关④导线2、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4、连接方式:⑴串联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⑵并联: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⑶开关作用①串联电路中:控制整个电路②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欧姆定律》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二、电阻一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3、换算:1M=1000K1K=10002、符号:R。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三)影响因素: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四)分类1、定值电阻2、可变电阻(变阻器):⑴滑动变阻器:①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②结构示意图:③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