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物联网导论 第1章 绪论.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7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物联网导论_第1章_绪论《物联网技术》课件 第1章绪论电子工业出版社刘化君刘传清编著《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从“智慧地球”的理念到“感知中国”的提出,随着全球一体化、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物联网(ofThings,IOT)悄然来临。什么是物联网?在不同的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物联网就有了不同的理解、解释。目前,有关物联网定义的争议还在进行之中,尚不存在一个世界范围内认可的权威定义。.2020/7/(1)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传感网、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条码与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按约定的通信协议,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连接起来,通过各种接入网、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信息网络。这个定义的核心是,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每一个物件都可以寻址,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控制,每一个物件都可以通信。.2020/7/:1)物联网是指对具有全面感知能力的物体及人的互联集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如果能交换信息即可称为物联。使物体具有感知能力需要在物品上装置不同类型的识别装置,譬如电子标签、条码与二维码等,或通过传感器、红外感应器等感知其存在。同时,这一概念也排除了网络系统中的主从关系,能够自组织。2)物联必须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并通过相应地软、硬件实现。互联的物品要互相交换信息就需要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实体的通信。为了成功地通信,它们必须遵守相关的通信协议,同时需要相应的软件、硬件来实现这些规则,并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3)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种物品(包括人)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这也是组建物联网的目的。.2020/7/4(2)有关物联网的其它定义1)麻省理工学院(MIT)最早提出的物联网概念。早在1999年,MIT的Auto-ID研究中心首先提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和条码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这种表述的核心是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综合应用。RFID标签可谓是早期物联网最为关键的技术与产品,当时认为物联网最大规模、最有前景的应用就是在零售和物流领域。利用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互联与信息资源共享。.2020/7/42)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物联网的定义。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ofThings》报告中对物联网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意物体之间的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计算的发展愿景,如图1-1所示。该图显示:IOT是在任何时间、环境、任何物品、人、企业、商业、采用任何通信方式(包括汇聚、连接、收集、计算等),以满足提供的任何服务。按照ITU给出的这个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ThingtoThing,T2T)、人到物品(HumantoThing,H2T)、,人到人(HumantoHuman,H2H)之间的互联。这里与传统互联网最大的区别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装置与物品之间的连接,H2H是指人之间不依赖于个人计算机而进行的互联。需要利用物联网才能解决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没有考虑的、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2020/7/4图1-)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报告对物联网的阐释。2008年5月27日,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在发布的《ofThingsin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了物联网的发展趋势。该报告认为:由具有标识、虚拟个性的物体/对象所组成的网络,这些标识和个性等信息在智能空间使用智慧的接口与用户、社会和环境进行通信。显然,对物联网的这个阐释说明RFID和相关的识别技术是未来物联网的基石,侧重了RFID的应用及物体的智能化。.2020/7/44)欧盟第7框架下RFID和物联网研究项目组对物联网给出的解释。欧盟第7框架下RFID和物联网研究项目组对RFID和物联网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后,在2009年9月1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物联网是

物联网导论 第1章 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15 MB
  • 时间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