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延安精神”永驻心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近日,厅党委开展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排,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延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一路上大家团结互助,对这次红色之旅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到达延安后,在几天的时间里,我们按照会场教学、现场教学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延安精神进行了回顾。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凤凰山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抗大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南泥湾大生产展馆……一路走来,一路感悟。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一下子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当年那一幅幅惊心动魄、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画面,又再一次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伟大的时代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造成了伟大的业绩。“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的精神积累,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够得以熊熊燃烧,归根结底得益于延安革命摇篮里培育出来的“延安精神”。那么“延安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怎样把“延安精神”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呢?我认为,“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谁服务、为谁革命,这是决定一支革命队伍性质的重要因素。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就鲜明地指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党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这也是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并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这必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取得胜利的“法宝”。作为我们边防检查站,是对外开放的一扇窗口、是深化改革的一面旗帜,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到我们日常工作的始终,一方面要以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用我们真诚微笑和人文关怀,为国家安全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我认为,“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贫困落后、条件十分艰苦。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告别了那个时刻需要接受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革命战争年代,但我们现在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深入的创业时期。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我们现在和将来很长时期里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困难很多、任务很重、路也很长。所以,作为一名国家安全工作人员,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继承和发扬苦奋斗的精神,要有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流血牺牲的勇气,要有披荆斩棘、顽强拼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作风,并把这种勇气和作风体现到日常工作的改革创新上,这是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我认为,“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在延安,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然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同志却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重要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参观延安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