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认识》教学案例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教材把8、9的认识放在同一课时,编排上与6、7的认识基本一样,但是要求更高了,主题图上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了,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所以数的时候更应注重有序性。8、9的基序数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虽然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数字增大必然增加难度。2、学情分析:(1)学生对8和9的认识。学生由于有了幼儿园的基础,很多小朋友都已经会数数并认识8、9和比较它们的大小,能写出8、9这些基础的知识;即使有个别学生没有幼儿园的基础,但在前一阶段中,学生学习了怎么数数,该怎么去判断两个数的大小等知识,所以这节课我只是需要将知识进行正迁移,学生都能很快得掌握。2、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的储备。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老师教的策略:教师少教,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的策略: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在教学中的实施:1、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学生“多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和“训练”。其一,“学为主”意识;其二,“学而会”意识;其三,“学在先”意识。只有教师具有这“三重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权才能得到保障。2、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在活动空间上,做到自动与互动和谐统一;在容空间上,做到“入书”与“出书”和谐统一;在围空间上,做到“入(课)室”与“出(课)室”和谐统一;在教学的维度上,做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和谐统一。3、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学生“多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体验学习,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权利,创造条件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当走点弯路,允许学生犯点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千万不要将现成的果子摘下来还要削掉皮切成块甚至做成果汁然后再喂到学生嘴里,千万不要把教学视为一种恩赐行为。教学方式: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游戏导入”的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各个环节的游戏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以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积极参与,形成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际操作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老师适时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彩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数具体事物的量理解8和9的含义,知道0~9的数序,并会比较0~9几个数字的大小。过程性目标:
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