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高考政策下的高中教育改革.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高考政策下高中教育改革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到2016年5月底,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高考改革方案,虽然各地高考新政略有不同,但改革方向大体一致。在整体设计上,都坚持以“促进公平、科学选才”为核心价值取向,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这次高考改革对于促进高中与大学综合改革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与高考有关,但要跳出高考来看。教育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处于人生发展黄金阶段,大学综合文化氛围、优良师资力量、丰富学科专业等良好条件对学生成长为优秀专业人才十分重要。但培养创新人才绝不仅仅是大学事。一个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养成学习兴趣,打下知识基础,形成综合素质,对他在大学深造,以及工作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启蒙性与基础性作用。所以,中小学时期是培养创新人才重要阶段。创新人才应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但能不能成为创新人才,关键是在工作中能不能取得创新业绩。大学生走上社会后所处社会大环境以及所在单位小环境,是不是比较优化,是不是比较宽容,也是他们能不能脱颖而出成为创新人才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中小学校、高等学校、社会、用人单位相互衔接、相互促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提供了契机。高考看起来是高等教育事,但实际上远远超出了高等教育范围。从浙江、上海试点情况来看,首先高度关注并且开始积极剖析是高中学校。高考改革基本目标很明确,促进公平、科学选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增加学生选择权。比如一年两考、分类考试、自选三科、增加春季高考等;二是扩大高校自主权。通过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与多元录取机制,增加高校招生录取自主权。未来高考应该是高校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政府则起到宏观调控、保证公平作用。从人才选拔标准看,学生综合评价标准与体系构建与实施,需要高中与大学一起研讨与剖析。比如,综合评价是这次高考改革重要内容,要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作为高校录取重要参考。综合素质测评档案应当真实可靠、可以比较,不能千校一面、万人一面,要通过证据、事实与数据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这需要高中学校下功夫;如何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作为高校录取重要参考,则需要高校认真研究,剖析科学可行办法。另外,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等与过去相比会发生改变,给大学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需要与高中配套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考改革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2015年“两会”期间,您就教育相关问题提交了提案,提出中小学要主动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严峻挑战,促进自身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请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中学带来了哪些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对教育观念挑战。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能把改革方案解读碎片化或应试化。二是要践行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研究学生差异性,尊重学生选择权,鼓励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对学生进行多样化与个性化培养。实行选课走班后,上海、浙江许多高中学校都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心理咨询工作、社会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进行选择。三是要树立现代教学观。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与学生合作来实现教学目

新高考政策下的高中教育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