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装卸搬运
本章学习目的:了解装卸搬运的含义、工作组织方法及特殊物品的装卸搬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
握装卸搬运的原则及合理化手段。
在同一地域(地点)范围内(如工厂、车站、机场、码头、货场、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
放地点或支承状态为目的的活动称为装卸(Loading and unloading),GB 对装卸的定义:物品在指定地
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通常指短距离)为目的的活动称为搬
运(Handling /Carrying),GB 对搬运的定义: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由于
这两种物流活动一般都紧密连接,在作业与设备上也难分割,故两者常统称装卸搬运。习惯上,也以“装
卸”或“搬运”代替“装卸搬运”的内涵,一般在强调改变存放状态的作业时,使用“装卸”一词;在
强调空间位置改变时,用“搬运”一词。
装卸搬运概述
.装卸搬运的意义和作用
物流活动离不开装卸搬运它贯穿于不同物流阶段之间,因此装卸搬运是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
之一。完成装卸搬运作业应具备劳动力〈装卸职工,包括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控制与管理人员〉,
装卸搬运设备(工具)与设施(车、船、场、库等),工艺(作业方法),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保障系统。
装卸搬运的作用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 装卸搬运是物流各阶段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
物流的各阶段〈环节、功能〉的前后或同一阶段的不同活动之间,都必须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如运输
过程结束,货物要进入仓库之前,
续的"流",使物流的概念名实相符。
(2) 装卸搬运〈换装〉连接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使多式联运得以实现。通常经联合运输的货物,要经
过 4 次以上的装卸搬运与换装(多则经过十几次),其费用约占运输费用的 25%左右。
(3) 在许多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 装卸搬运已经成为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系统。如采
掘业的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装卸搬运;如在加工业和流通业,装卸搬运是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据调查资料, %①。
做好装卸搬运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加速车船周转、提高港、站、库的利用效率;②加快货物送
达、减少流动资金占用;③减少货物破损、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总之,改善装卸搬运作业能显著提高
物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个社会效益,还包括在获得装卸搬运系统本身的效益的同时,为整个生产
系统获得的经济效益更大。
装卸搬运的特点
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其他环节相比, 装卸搬运具有如下特点:
(1) 装卸搬运是伴随生产与流通的其他环节发生的。无论是生产领域的加工、组装、检测,还是流通
流域的包装、运输、储存,一般都以装卸搬运做为起始和终结。所以说,无论在生产还是流通领域里,装卸
搬运环节既是不可缺少的,又与其他环节密不可分。因而,装卸搬运具有与其他环节“伴生”〈伴随着产生〉
和“起迄”性的特点.
(2) 装卸搬运不产生有形的产品,而是提供劳动服务。是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的其他环节的配套“保
障”和“服务”性作业。
(3) 装卸搬运过程不消耗作业对象,不排放废弃物,不大量占用流动资金。
(4) 装卸搬运没有提高作业对象〈物〉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功能。因为它既不改变作业对象〈物〉
的物理、化学、几何、生物等方面的性质,也不改变作业对象(物)的相互关系(指零件组装成部件或机器、
机械设备拆解为零、部件等)。
6-1
(5) 装卸搬运作业具有均衡性与波动性。生产领域的装卸搬运必须与生产活动的节拍一致,表现为与
生产过程均衡性、连续性的一致性;流通领域的装卸搬运,虽力求均衡作业,但随着车船的到发和货物出、
入库的不均衡,作业是突击的、波动的、间歇的,因此装卸搬运作业应具有适应波动性的能力。
(6) 复杂性与延展性。通常认为货物装卸搬运改变物料存放状态和几何位置者居多,作业比较单纯,
但由于它经常和运输、存储紧密衔接,除装卸搬运外,还要同时进行堆码、装载、加固、计量、取样、检
验、分拣等作业,以保证充分利用载运工具、仓库的载重能力与容量,因此作业是比较复杂的。这些
作业也可看成是装卸搬运作,业的分支或附属作业,它丰富了“改变货物存放状态和位置”这一基本概念的
内涵,装卸搬运系统对这些分支作业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装卸搬运的分类
。
根据装卸搬运作业场所的不同,流通领域的装卸搬运作业基本分为车船装卸、港站
第6章装卸搬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