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 届高二上学期期末执信、广雅、二中、六中四校联考试卷生物命题学校:广东广雅中学命题人:朱君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 10 页, 44 小题,满分 9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将同一品种的小麦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中,其株高等性状表现出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 A .染色体变异 B .基因重组 C .基因突变 D .不可遗传的变异 2. 下列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 DNA 变成了蛋白质 B. DNA 变成了 RNA C .基因数目减少 D .基因结构的改变 3.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 错误.. 的是 A .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 B .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C .可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 D .可发生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图2 表示某生物部分染色体发生的变化,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 则两图所示的变异 2 A .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 .基因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C .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 .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5. 大丽花的红色(C) 对白色(c) 为显性, 一株杂合的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 盛开众多红色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 C 基因突变为 c 造成的 A .幼苗的体细胞 B .早期叶芽的体细胞 C .花芽分化时的细胞 D .杂合植株产生的生殖细胞 中与 21 三体综合征染色体异常类似的是 “调查人类某遗传病发病率”的实践活动中, 错误.. 的做法是 A .调查群体足够大 B .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 C .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D .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为调查对象 表示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深红眼基因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C .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D .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9.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 错误.. 的是 A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 .二倍体生物的一个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 .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幼苗才能获得多倍体 D .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10. 下表是苋菜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突变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 DNA 碱基和氨基酸所在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抗性品系 CGT 丙氨酸 GGT 脯氨酸 AAG 苯丙氨酸 TTA 天冬酰胺敏感品系 CGA 丙氨酸 AGT 丝氨酸 AAG 苯丙氨酸 TTA 天冬酰胺氨基酸位置 227 228 229 230 图3图 43 A. DNA 上相应碱基的替换导致了抗性品系的产生 B .基因中密码子的改变导致了抗性品系的产生 C. tRNA 中碱基的改变引起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 D .突变品系不能再突变为敏感品系 11.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 42 条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它的一个精子中含 1 个染色体组 B .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 7 条染色体 C .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一个体细胞含 21 条染色体 D .它的茎杆比二倍体小麦粗壮 12. 下列采取的优生措施正确的是 A .先天性疾病能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B .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 C .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是否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杜绝先天性缺陷病儿的根本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13.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获得二倍体植株 B. 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C. 结含三个染色体组西瓜种子的植株,其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 D. 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变异类型 14. 在某作物育种时,将二倍体植物品种①②杂交得到③,将③再进行图 5 所示的处理。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 .由③到④过程还可以用硫酸二乙酯
广东省广州市四校联考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