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04三河镇基础资料汇编.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04三河镇基础资料汇编.doc第一章概况 1地形地貌…… .…… 1土地资源…… 1炎帝文化.……第二章社会经济条件主要经济指标.・农业 工业经济情况..小城镇建设………第四章村镇建设1村庄概况..第五章基础设施1交通 ……电力电信..邮政 绿化 防灾 -1-2-22222-23-34-4444444-,炎陵县西端,是株洲市进入炎陵县的第一个乡镇,东临霞阳镇,西靠鹿原镇,南抵垄溪乡,北接茶陵县,史称“一邑四达之冲”,距炎陵县城仅8公里。交通便利,衡炎高速、炎睦高速、衡茶吉铁路、106国道紧挨三河镇,岳汝高速、炎安公路穿境而过,炎帝大道自县城南北纵贯镇域,是炎黄子孙拜谒炎帝陵的必经之路。三河镇距炎帝陵8公里,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80公里,距南岳衡山100公里,是湖南省精品旅游路上的重要节点。,1956年为河东、河漠乡。1958年属火花公社,1962年为三河公社(湖南地名网资料:1958年由河东、河西、河漠三个小乡组成三河公社,1961年分出河西后,仍名三河)。1984年改乡。1995年,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2万,乡政府驻天平,辖深坑、石鼓、石潮、星光、龙伏、坪形、太和、团溪、西台、视田洲、河光、天平、龙坑、霍家、庙前、源头、大坑17个行政村。1996年撤乡建镇。,约占总面积的80%左右,属八面山脉覆盖范围。其余地貌包括丘陵、河流、平原共4种。境内总体地势西北低缓,东南高亢,最高点位于大坑村,海拔385米,最低点位于团溪村,海拔123米。。境内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上泥盆统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新后界第四系等底层出露。,严寒期短,春早回暖快,春夏多余,四季分明,同时具有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不同海拔气候条件差异明显。~°C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降雨日183天,属湖南多雨区之-一。,主要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三大类。,、,。农业用地最多,建设用地次之,其他用地最少。,境内河漠水、斜瀚水两条水系呈“Y”字形分布,在西台、太和形成交汇,河流地势平缓,河床高,水势缓。斜瀚水——发源于桂东八面山主峰,流经龙渣、中村、船形,鹿原,三河5个乡镇,在三河西江州与河漠水相汇后称潇水,——由策源乡洪水江和下村乡大岭背于水口镇赖家汇合后称河漠水,流经策源、下村、水口、龙溪、三河6个乡镇,在三河西江州与斜瀚水汇成流水,在三河镇境内河长12km。,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归根之地。炎帝陵坐落于县城之西17公里处的鹿原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者教育示范基地和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河镇是炎帝陵风景区的一部分,历史文化沉淀丰厚,多有胜迹,石潮分路口的炎帝陵牌坊,横匾“炎帝陵”系中共中央原总书记江泽民题词;镇境内还保留有乾隆十六年为谒祭炎陵御祭官的桥头岭摩崖“邑有圣陵”,为谒祭炎陵御祭官的指路标识。炎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包容性。炎帝神农氏制耒耕,播种五谷、制陶器,垒土建居、织麻布,教民御寒、尝百草,发明医药、倡交易,日中为市,带领先民所开创的农耕文化、医药文化、工业文化、市场文化和原始艺术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三河镇珍贵的文化瑰宝。,现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2个村民小组,。2010年,实现财政收入536万元,%;,增长22%,,增长22%;,;,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3815元,增长26%。,三河镇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从经济投入到组织形式、壮大产业、完善经营体系、科技支撑等方面入手,通过不断创新土地

04三河镇基础资料汇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86 KB
  • 时间2020-07-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