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堂剖析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招生门槛降低,生源素质日趋下降,多数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文化科尤其是政治课不感兴趣,表现在课堂上不愿听、不愿学。面对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现状与政治教材改革要求,怎样让中职学生喜欢上政治课,让中职学校政治课堂充满活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政治教师面前一个问题。为此,笔者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案例教学法尝试,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一、案例教学法内涵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通过精选案例,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生活事件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剖析、思考、研究与讨论案例,进而使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不仅将抽象教学内容故事化、情趣化、真实化、时代化,而且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交互式剖析,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二、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实施过程是由既独立又密切相联四个实施步骤组成,即:精选案例―呈现案例―讨论案例―评述案例。第一步:精选案例选用案例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同时又要贴近学生实际,要有趣味性,要能吸引学生。所选案例要有说服力,可信度大,不能信口开河随意编造,要有依据。不能随意选一些牵强附会东西,甚至一些小道消息作为案例。此外,还要收集、整理与大纲要求相符案例,特别是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案例。例如,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依法纳税――个人所得税”内容时,笔者精选了本校10级数控(1)班学生小张在东莞市某企业参加顶岗实习,2012年8月实领工资3170元案例。笔者首先设问:“小张实领3170元工资是否扣除了个人所得税,扣除了多少?”“个人所得税是按照怎样起征标准征收,从哪一年哪个月份开始执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是不是纳税人?”等等,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从2011年9月1日起,个税所得税按3000元/月起征标准,小张实领工资3170元中已经扣除了个人所得税。从纳税人角度讲,中职学校有些在校生已经成为纳税人。如:学生取得个人劳务报酬、偶然所得等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于所选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可信度大,又有说服力,更能吸引学生,学生讨论问题都相当激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税收、个人所得税与纳税人等相关知识理解,又增强了学生自觉诚信纳税意识。第二步:呈现案例教师对精选案例既可以在讲授知识内容之前或讲授某一知识内容时呈现,也可以在讲完知识内容之后或讲完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之后呈现。常用呈现方式: 一是运用投影仪或多媒体呈现案例。二是由教师或学生生动形象地描述案例。三是给学生每人发放一份文字案例。四是设置真实情景案例。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投资理财――股票”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模拟炒股,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认识到“股票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点。”“理性股票投资要坚持风险分散原则,量力而行原则。”“股票是国家经济政治晴雨表。”等相关知识。又如: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崇尚程序正义”内容时,笔者运用模拟法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留有自由发挥空间。五是由学生自己即兴表演案例。例如: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消费与消费观”内容时,笔者让班上六个学生上讲台自编自演了一个小品,他们中小华同学过生日,他们六个准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政治课堂的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