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和反思.do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解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意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了一个诗意的情节;孤帆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谊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选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 学习“孟、浩、陵、辞、唯”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 借助工具书、注释、图片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3、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1•初步感悟诗歌的内容,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送别》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诗屮所涉及到的人物与作者的关系,背景轻音乐-《泪花》。学生准备:冋忆或搜集写送别之情或其他真情的古诗,选自己最喜欢的几首背下来。搜集李白和孟浩然相关内容的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歌曲导入,揭示主题。1播放歌曲《送别》。2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3师:这首伤感惆怅的音乐能不能激起你情感的浪花,让你想起送别的诗来?4学生在说时,教师用“你觉得他们的情谊深厚吗?诗中的哪儿句可以表现出来?”这样的话来引导学生说出诗中表达情谊深厚的诗句。5师: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一旦分离,再见非常不易,甚至可能从此再也见不到了,因此,在分别的时候,往往以送诗相赠,这已成为当时送别的一种习俗。古人流传下来的送别诗非常多,那么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一篇传世佳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解题,介绍背景资料。1•齐读课题。你从题目读懂了什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观察教师一笔一划认真书写的情景,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用手写。5•师:你们读一读课题,看看它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能不能从中看出这是首送别诗?学生冋答,互相补充,教师适时指导,归纳并板书如下信息:时间:阳春三月地点:黄鹤楼李白和孟浩然事件: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6•师:黄鹤楼位于武汉的长江边上,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广陵,它在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吋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它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由此可见,孟浩然是选择从此处起程去广陵的,也使我们更加明白孟浩然此次起程去广陵的路线是口西向东,沿长江而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黄鹤楼的样貌吧!(播放课件):了解了黄鹤楼和广陵这两个地方,我们再来看看李白和孟浩然这两个人,对于他们的关系,有谁知道?同学们分别说出他们所了解的资料和信息,老师再加以补充。三、 听古诗朗诵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和老师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注意听老师朗读,注意字音。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和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