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养老”重塑孝文化“五个养老”重塑孝文化孟子曰, 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父慈子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等诸多原因, 在赡养老人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让人忧思。今年春节回山东莱芜省亲, 一进村就看到村头张贴的一份养老榜, 上面写着全村子女孝敬父母的钱物明细。一打听才知道, 这是市里实施的“五个养老”孝德工程的一部分, 对此村里的老人们个个竖起大拇指, 发自内心的欢迎, 称这是党和政府为老人们做的一件大好事、大善事。据我了解, “五个养老”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定养老事, 市里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和农民收入水平制定了赡养标准, 一类、二类、三类农村分别不低于每年 800 元、 600 元、 400 元,供各村参考;二是签养老状,各村都与村民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从赡养费金额、衣食住行、医疗保健、亲情关护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三是交养老钱, 以村为单位, 统计、督促子女主动将养老钱交到父母手中, 对极少数不交钱或低于规定标准的, 由村委会采取约谈、现场监督等形式落实; 四是张养老榜, 在村里显著位置悬挂展板, 内容包含各家各户养老钱交了多少、养老物买了多少、新农合、新农保入了没有等; 五是立养老规, 把定养老事、签养老状、交养老钱、张养老榜等作为重要内容, 添加到《村规民约》中形成制度固定下来,逐步建立起尊老、敬老、养老的长效机制。这“五个养老”是针对当地具体情况制定的, 自成体系, 切合实际, 融合了许多人性化元素, 解决了养老面临的许多难题。我在走访了解之后,有这样几点感受非常深切: 细微体现关怀, 让大家都能做。在赡养老人协议书中, 莱城区姚家岭社区倡议定期为老人晒被子。晒被子不是什么大事, 但被面是否干净, 被里是不是新棉花, 可以看出儿女们是否孝顺。有的老人晒的被子很脏, 甚至还有虱子, 晒出来儿女们脸上自然挂不住, 纷纷给老人换了新被子。其实, 晒被子就是晒孝心、晒文明。徐家河社区开展了“我向父母献孝心四个一”活动, 包括帮父母洗一次脚, 每月为父母改善一次生活, 每月给父母清扫一次居所, 每年给父母增添一套新衣。这些都是生活细节, 人人能做, 事情虽小, 却可以让老人感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平台展示孝心, 让大家比着做。各村委会将孝老情况制成养老榜, 在村里显要的公共场所悬挂或张贴。养老榜包含各家各户养老钱交了多少、养老物买了多少、新农合、新农保入了没有等内容, 让大家比着看、跟着做。钢城区辛庄镇侯家台村“养老榜”按交养老钱多少排序, 有一户村民, 起初老人四个儿子每人拿了 200 元钱, 排名比较靠后。养老榜张出来后, 四个儿子主动将养老钱提到每人 400 元, 并要求村委会重新张榜。里辛镇凤凰峪村张出养老榜的当天晚上, 就被人偷偷撕了, 第二次贴上又被撕了, 原因是没交养老钱的人面子挂不住。村支书继续做工作,直到所有 70 岁以上老人都已拿到养老钱,第三次贴上了养老榜, 再也没人撕了。越听说村民们为此事找茬, 我心里越高兴, 因为我知道他们重视养老榜了, 一张榜张出了荣与耻, 养老事业有了抓手。策划一个好活动, 搭建一个好平台, 就能够提挈起一项道德工程的建设。孝老建章立制, 让大家长期做。做任何事情, 最怕的就是“一阵风”。为了让养老孝老长期性、制度化, 很多村把定养老事、签养老状、交养老钱、张
“五个养老”重塑孝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