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采桑子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须眉之士。他们或是以己度人描摹体恤女子情怀;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与惆怅。思妇入诗,最早是从《诗经》中开始,《诗经·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感或惶?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而入词则有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一千年后,台湾诗人郑愁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错误》。.,当代著名诗人。被称为“中国当代的李商隐”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与内地各处,因此他的诗大多以游子为抒情主人公,又被称为“浪子诗人”。.他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一是豪放、豁达、爽快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休的婉约情调。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等。其中,《错误》是诗人的成名作,优美动人。15岁开始创作新诗,他的新诗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正如他的名字源于辛弃疾《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我们已能感到几分多情几分愁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故事的梗概。描写的是一个痴情的女子等待归人的心里变化过程(在漫长的等待中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绝望)。整体体味诗中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哀婉、无奈、淡淡的愁怨.(一)“前奏”部分1、前奏部分用了什么意象?莲花2、诗人为什么要用“莲花”这一意象?可否换成“玫瑰”?(1)莲花是江南的特产,呼应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江南;(2)写出了女子的清纯、贞洁。玫瑰不符合江南水乡的特色,同时也破坏了诗中含蓄的味道。.3.“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倒装句容颜如开落的莲花。“开落”与前面的“走过”形成押韵——音节美;“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与“等在季节里”相呼应,说明等待的时间长;比喻女子容颜在等待中憔悴了。.
郑愁予《错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