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真心拥护农村改革为检验“贫困农户反对改革”的命题是真或者是伪,最近,我们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沙乐村,对 106 户贫困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农村改革无论从土地制度、农村教育、农村医疗等基本制度的改革上看,还是从农村道路、饮水、用电等治理方面看,都存在着有待于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具体的改革措施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贫困农户全部从农村现有改革中获益, 因此都发自内心的拥护改革。由此可见, “贫困农户反对改革”的命题是一个伪命题。一、研究背景当前席卷我国的反思改革的思潮始于 2004 年的“郎咸平发难”,于 2005 年的岁末开始升级。例如,吴敬琏就曾作出了“穷人反对岸改革”的结论;孙立平提出了“改革共识已基本破裂”的论点;新左派们更是利用互联网掀起了持续性的反思改革高潮。 2006 年 3月 6 日的全胡锦涛在参与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发表讲话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之后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亦公开表明: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前进中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中央高层两位领导人相继对改革方向阐明态度,当时被视为对相关改革大讨论的回应。但是,反思改革的思潮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热烈。其中, “穷人反思改革论”就是一个重要的论据。我们之所以选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沙乐村进行了问卷调查,一是沙乐村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国家级扶贫攻坚乡所属的村庄,农民群众目前仍旧处于贫困之中;二是位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沿;三是村内以彝族为主,是个多民族聚集的村庄;四是我们于 2001 —— 2004 年在该村实施全球环境基金(GEF)/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资助的“中国云南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YUEP) ”,由于帮助设计并运行社区共管组织、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等,受到村民的信赖,村民们愿意对我们讲实话;五是该村距昆明市约 7 个小时的公路里程, 便于其他研究者重复调查、验证调查,以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与调查难以重复的问题。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是我们于 2006 年3 月下旬在 YUEP 项目点村庄所做的问卷调查整理而成。 YUEP 项目点包括两个乡:云县后箐乡和南涧县沙乐乡(现在并入公郎镇)。沙乐村位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农户以种植业为主,兼有畜牧业,茶叶和畜牧是主要经济来源。农户普遍处于贫困状态。被调查农户的确定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愿意接收问卷的农户,共获取样本 108 户,包括南涧县沙乐村 104 户和后箐乡 4 户。鉴于后箐乡 4 户不具备统计学上的研究意义,本研究报告分析的仅是沙乐村 104 户农户的问卷。分析采取单独统计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所涉及的各项改革进行单独统计分析,说明各项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三、问卷分析按照问卷表中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各项改革的设计顺序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农村税费、农村土地制度、林地制度、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高利贷)、农村教育、农村水路电改革、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医疗、农村粮食、退耕还林、村委会、农民增收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改革总体评价等问题。(一)调查农户情况本次调查的访问对象均属项目村人员,其分布是沙乐村 104 户,白玉景村 3 户和勤山村 1 户。调查对象的年龄最大的 73 岁,最下的 16 岁,平均年龄 39 岁。家庭人口在 3- 5 口的 %,民族以彝、回和汉族为主,仅有 1 户为傈僳族。受过高中教育的 4 人,文盲 6 人,初中和小学教育水平的占 %。(二)农户真心拥护农村改革 1. 98 %的农户赞扬农村税费改革本次调查中,有 102 户农户认为取消农业税非常好,占 98 %。 200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宣布:“ 2005 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在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所调查的项目村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于 2005 年全部取消了农业税费。可见,地方政府对于免征农村税费的政策执行的较好,并取得了农户的欢迎。在对农户历史上交纳税费情况的调查中发现, %的农户在不同年份缴纳税费存在着差异,其中最多税费与最少费用的差距在 100 元以下的有 46 户,占总调查户的 %。差距原因有二:一是农户缴纳税费根据家庭拥有土地数量(包括林地),缴纳农业税费,一旦结婚组建家庭,即分家后土地数量有所变化,总的是人均土地面积减少,因此出现家庭人口相同却缴纳税费存在差异的情况;二是农户缴纳税费数量同农户经营情况和地方政策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调查发现农户缴纳税费多的年限一般属于风调雨顺, 农作物收成较好,因此,地方政策根据农户情况做出调整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真心拥护农村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