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川成都金堂中学高一历史月考.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四川成都金堂中学高一历史月考.doc2013-2014(下)金堂中学高2016届3月月考试题历史(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在我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 小农经济兴衰关系封建经济繁荣和政权安危 B.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的世界地位C. 小农经济兴衰与否关系到农民生活是否稳定D.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侯)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它是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其中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坛的修建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                                  《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下列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工官”“市”,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代 D、、青白瓷和白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不断进行着生产工具的创新,右图是汉代时人们制造的工具,它是(),其间

四川成都金堂中学高一历史月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62389****
  • 文件大小690 KB
  • 时间2020-07-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