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楼村调研材料张楼村调研材料根据组织安排,本人在石墙镇张楼村驻村。在驻村期间,走访了张楼村的部分农户、村内个体商户、红星幼儿园,召开了村组干部和党员代表座谈会,了解了村情、民情,帮助张楼村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下一阶段目标任务,同时协调资金x万元铺设张楼村出庄道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群众出行难的状况。张楼村2004年9月与孔石村合并,有9个经营组,2200人,党员81名,两委成员7人,各项群团组织健全。村有2000亩耕地,路、电、水村内全覆盖,200多户兴建了沼气池。该村地利位臵优越,南北有济枣公路、东西有邹郭公路贯穿整个村庄,交通便利,是该镇经济文化、集市贸易的中心,在周边乡镇已有一定的影响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没有收入项目。下一步将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创造新生活、塑造新农民、培育新组织、完善新机制”为目标,全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努力提高村民收入,营造和谐氛围,建设富有生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村庄”、“山东省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大新农村”和“济宁市文明村庄”、“济宁市小康村”以及“邹城市文明村庄”、邹城市“双强双富示范村”、“发展民营经济师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一等奖”等荣誉称号。通过调研,认为张楼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发展社会事业缺乏投入,农民增收渠道不宽,但具备加快发展的一些基础条件。当前,张楼村应放大本村的传统产业优势,选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动员,全力以赴,以一至两年的时间打基础,拉开框架,用两至三年的时间迅速改变原有面貌,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夯实基础。当前工作开展情况一、发展优势产业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关键。张楼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一是注重更新观念引导农村产业发展。调整传统的种植模式,利用本村从事建筑人员多的优势,以村的名义组建了100多人的三个建筑队,吸纳了村内一部分闲散劳动力。同时,建起一个大型的水泥预制件厂,引进了外来投资的电子元件厂,为该村富裕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村民人均收入。二是注重用活政策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张楼村是石墙镇有名的旱藕和速生林种植基地,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旱藕产业,该村多次邀请市、镇专业技术人员开办培训班,并做现场指导,解决群众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还组织专业村干部、种植大户到其他兄弟单位参观学习。观念支配行动,思路决定出路。目前,张楼村建设发展旱藕基地100亩,速生林基地近400亩,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20万平方米,以此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快速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富裕了全村村民。二、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张楼村把群众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规划先行,重点加大对水、电、路和健身广场、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内大街小巷已全部硬化,硬化道路总长度为10公里,安装街道路灯130盏,从南京购进广玉兰、白玉兰、大叶女真、黄杨球等优质绿化苗木4000余棵,对村内硬化完的道路全部进行了绿化。在村主要街道两旁,建成了长1200多米的文化科技长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远景规划和发展目标、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科学发展观教育、村规民约、计划生育、婚育新风、科普知识等一些与时俱进的内容。为保障村容整洁,组建了卫生保洁队伍,实行门前
张楼村调研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