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命生命的说课稿.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命生命的说课稿.docx生命生命的说课稿生命生命的说课稿一、分析教材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均向我们阐述了生命的宝贵与美好,学习本组课文,要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受到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熏陶。另外,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生命生命》是本组教材的第三篇课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表达了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另外,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通过含义深刻的语句来揣摩文章道理的方法,本课教学将继续训练学生对此法的运用。二、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意思。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本次说课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目标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才能使生命有意义。其中目标2和目标3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三、教学准备教师的准备:制作课件。学生的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生平,以及作品。四、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一)抓住语文本色,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本课力求达到在赏析语言中感悟生命内涵,在感悟生命中习得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重视体验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五、教法与学法我教学的对象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与生活经验都还不够,因此我必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引导,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教法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熏陶和感染。 2、学法指导(1)。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理清脉络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基础训练,复习生词是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通过回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起思考,也是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所以上课开始我首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其次:让学生回顾作者是从哪三个事例中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二)、抓"欲望"研读"飞蛾求生"的故事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飞蛾求生的故事,想想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使用的方法有:1、通过比较句子,找出关键词体会到飞蛾那强烈的求生欲望。2、通过创设情景指导朗读,让学生边联想边做动作,脑海中浮现飞蛾强烈求生的画面,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在朗读中体会飞蛾对生命的珍视与永不放弃的精神,读出韵味。(三)抓"不屈"研读"瓜苗生长"的事例 1、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读事例,找关键句,抓重点词)去体会第二个故事。 2、理解重点句: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

生命生命的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