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荔枝颂》粤曲简介?粤曲(CantoneseOpera)广东最大的地方曲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港澳及海外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乐器主要有高胡、扬琴、琵琶、月琴、唢呐等。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曲渊源?粤曲源自粤剧清唱。约于清道光年间,有以清唱粤剧为业的八音班,?,被人们称作“瞽姬”、“师娘”。这种演唱盛行了60多年,在粤曲史上称为“师娘时期”。?2辛亥革命后又出现明眼女艺人(亦称“女伶”)演唱粤曲。1918~1938年,是女伶演唱的全盛时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粤曲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1958年,集中优秀演员和乐师,成立了广东音乐曲艺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改革创新,使粤曲从基本单一的站唱,发展为有弹唱、说唱、表演唱、小组唱等多种形式,培养出大批新生力量,在创作出大量新曲目的同时,还整理了不少传统曲目。听赏粤曲《荔枝颂》?典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又称为“妃子笑”。典故来由?杨贵妃与荔枝的典故见于《新唐书·玄宗贵妃杨氏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此外,苏轼也甚爱荔枝,曾在《惠州一绝》中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荔枝性热,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荔枝果实除食用外,核入药为收敛止痛剂,治心气痛和小肠气痛。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花多,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红线女红线女?红线女—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红派表演艺术创始人,广东开平人,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演过近百个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她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代表作:《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更被视为粤剧唱腔的经典。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2009年10月11日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粤曲荔枝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