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廊桥廊桥的结构?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形。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铆, 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从力学上分析,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动,结构简单而奇妙,这种结构, 整体为拱形结构,因此沿拱心线整体受压,不会产生弯矩,就每一根杆件来说,又是最简单的简支梁,承受两种集中荷载。桥的构件统一, 无特殊,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人工即可制成合格构件, 而且,装卸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可重复利用。小杆件便于运输,用小构件形成大跨度,经济合理。根据桥头纪录民众捐资的情况,在道光年间重修共用去约一百万文,这个造价在当时相对较低。“蜈蚣结构”有很好的受压性能,只要两端固定,桥就能很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载,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容易失稳遭受破坏,为此, “蜈蚣桥”都采用了廊桥这种形成,桥廊非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稳定性。每当山洪爆发时,当地居民将家中最重的物体或大石头搬到桥上来增加桥的稳定性。廊桥的样式?泰顺民间桥梁数量众多,结构类型多种多样。据《泰顺交通志》记载,到 1987 年底, 全县现存桥累共计 958 座,总长 16829 延长米,其中解放前修建 476 座, 7923 延长米。包括木拱廊桥、木平廊桥和石拱廊桥在内的明清廊桥 30 多座。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 6座。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三条桥?三条桥是泰顺历史最久远的木拱廊桥,位于洲岭, 垟溪二乡交界的横溪上,过桥往南不远就是福建省的寿宁县。因此桥最早曾用三条巨木跨溪为桥, 故名三条桥,桥长 32 米,宽 3、 96 米,高 9、 55 米, 单孔跨径 21 、 26 米,桥屋 11 间,单檐,造型古朴, 典雅。正是这个三条桥,对虹桥技术”诞生于北宋”的说法提出了质疑,曾有记载:三条桥最古……拆旧瓦有”贞观”的年号。据此有人认为三条桥的历史比《清明河上图》中的虹桥更为悠久。现在我们看到的三条桥是清代道光二十三年重新建造的。毓文桥?毓文桥,位于泰顺西部的洲岭乡。始建于清,位于两山缺口处,全长 23 米,高 4米, 单跨 7、6米,有桥屋 6间,三屋楼阁,二楼为文冒阁,系石拱木廊桥。拱卷青石筑砌, 呈半月状,与周围古松,溪水溶为一体, 是现存造型最丰富优美的廊桥。永庆桥?永庆桥,位于三魁镇的下溪坪,始建于清, 是泰顺屋式木平桥中造型较为优美的廊桥, 桥长 36 米,宽 5米,高 5、2米,二孔跨径 19 、 12 米,桥屋 12 间,桥中有神龛。仙居桥?仙居桥,位于罗阳镇东北的仙稔。始建于明,是泰顺跨径最大的木拱桥。桥长 41 、 83 米,宽 4、 89 米,高 12 、6米,跨径 34 、 14 米,桥屋 18 间,昔日扼为温州大路的要冲。
三年级地方课程泰顺廊桥-课件PPT(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