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英语毕业论文浅谈民国时期广东中医药期刊的初步调查.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民国时期广东中医药期刊的初步调查摘要:对民国时期广东中医药期刊的初步调查表明,该时期的中医药期刊数量可观,仅广州现存有16种,而且内容丰富,发挥了促进学术、倡导革新、传承中医知识和宏扬自信、振作业界士气等作用,充分体现该时期岭南中医风貌和学术特色。关键词:民国;广东;中医药期刊民国时期,中医药的发展很艰难。广东中医药界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医药,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生存之所利赖,惜以历受社会政治经济之影响,兼之从业人员,缺少进取”,“默察当前医药界之情势,其于一种具体而有系统之中国医药读物之需要,至为急切。”[1]因而在坚持兴办中医学校和成立中医药学术团体的同时,还先后创办多种中医药期刊来进行舆论抗争、学术交流和中医常识普及。这一时期的广东中医药期刊在反映广东中医的生存和抗争状况、维护和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内容充分体现了岭南中医的风貌和学术特点,对于研究民国时期广东中医药史和岭南医家学术思想十分有价值。但这一时期的中医刊物均为业界社团自筹资金出版,由于时局动荡、社团聚散、资金困难、人员变动等原因,极少中医刊物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持续出版;而且由于相关社团的解散、改组或迁移,这些杂志亦时有散失。目前这部分文献的收藏十分零散,除一部分在私人手里不易查寻外,其余大多在省、市图书馆和一些大学图书馆里束之高阁,既不易检索,更缺乏发掘利用与研究,以至一些医家及其学术特长至今已鲜为人知。因此,调查整理民国时期的广东中医药期刊,清点、研究这份文献遗产,是岭南中医史研究和民国时期岭南中医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据《岭南中医》调查,广东在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医刊物有37种,其中至少有26种现仍见存,余11种亦有文献记载[2]。从《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以下简称《联目》)的记录来看,这类杂志现存共约210期。就我们对广州市内各大图书馆馆藏的调查,仅广州一地就现存有民国时期广东出版的中医刊物16种,共253期,其中大部分创刊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下就调查所见作一介绍。 116种民国时期广东中医药期刊概况广州河南赞育医社出版的《赞育月刊》是所见最早的杂志,现仅存1922年第22-23期。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主办的《中医杂志》现存1926―1928年共6期,主要作者有廖景桐、陈惠言;1930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学校校刊》,由广东中医药学校教务处主办,编辑主任是卢朋着。该刊出版很不规律,在1930~1933年的4年内共出版8期,今仅见第3~8期。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24年开办,是岭南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的中医学校,1938年广州沦陷,学校解散,翌年3月移师香港复课,直至抗战胜利后才回归广州,其校刊资料在广州保存很少,大概与此有关。广东新中医学会宣传部编辑的《广东医药月报》,1929年创刊,现存有第1卷第1-8期,主要作者有刘伯唐、陈博儒。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杏林医学社出版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创刊,主要编辑人是张阶平、江。据《岭南医徵略》介绍,该杂志出版至1936年,有89期,所刊佳作不少[3]。我们调查发现其出版至少至1937年7月,现存有1929年1月至1937年7月的第1~101期(其间1929年2月、12月因故停版),共101期,是民国时期广东医药刊物出版时间较长、出版期数最多者,也是现今市内保存最完整的中

英语毕业论文浅谈民国时期广东中医药期刊的初步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jh0927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0-07-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