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docx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摘要:国有林场大部分位于江河湖泊等重要水系沿岸或源头,经过数年的发展,国有林场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保护物种基因库免遭破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国有林场也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障碍,如定位不明、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不顺、监管制度不完备等,严重制约了国有林场的保护和发展,亟待通过理顺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创新监管制度等途径加以有效解决。关键词: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国有林场大部分位于江河湖泊等重要水系沿岸或源头,经过多年的发展,国有林场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保护物种基因库免遭破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国有林场也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障碍,如定位不明、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不顺、监管制度不完备等,严重制约了国有林场的保护和发展,亟待通过理顺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创新监管制度等途径加以有效解决。据此,国有林场改革要以“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为原则,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解决国有林场“定性定编”和“定责定保障”问题,建立定性定位清晰、管理科学高效、监管措施到位的新时期国有林场发展体制机制。一、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国有林场生态保护功能定位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林场作为重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主要被定位为以木材生产为主要任务的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体制模式,林场职工身份既不是纯粹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不是企业员工,同时又享受不到当地农民的优惠政策;林场管理既不能完全按照事业单位管理,也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管理,管理体制不顺,经常会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深入推进,林场发展模式发生转变,这种"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定位,使得林场在发展过程中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管理不顺、经营不活,难以发挥其生态建设主力军的重要作用,亟待衔接国有林场改革调整理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和的通知》(中发〔2015〕6号)(以下简称“《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已明确国有林场要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推进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国有林场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通过推进国有林场事企分开改革,国有林场将进一步回归公益属性,一方面,有利于国有林场回归生态导向、保护优先的功能定位;另一方面,随着国有林场从一般性经营领域推出,可释放出较大的林业市场发展空间,反过来也为森林旅游、林业特色产业等林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让渡红利。通过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有利于国有林场集中精力发展生态林业,强化国有林场公益属性。。根据国家林业局测算统计,全国现有48万名国有林场在职职工中,预计22万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林业技能人员将纳入事业编制,14万人采取购买服务方式从事森林管护抚育,7万人从事林业特色产业,并逐步过渡到退休,另有5万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引导转岗就业〔3〕。此次国有林场改革,精简编制不是目标,而是要通过实现人员的精简高效,提高林场的管理运作效能。。根据《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要加快分离各类国有林场的办社会职能,逐步将林场所办学校、医疗机构等移交属地管理。积极

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okaishui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