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门墩“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门墩,又称门座、门台,安置在大门门轴的底部。从形状上看,有做长方形的如似人们睡觉用的枕头,人们也称这种门墩为门枕;如将外面做成鼓形,人们称之为门鼓。北京地区门墩的起源,应该与蓟州郡县的建制有关,最早的门墩如今很难见到了,而早期的门墩,仍可以寻出一些蛛丝马迹来。北京现存最早的门墩是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前的一对石墩,有人说它是隋唐时期遗物。还有唐代时期的翼兽(存五塔寺),辽金时的石虎(存五塔寺),元代的石狮(存妙应白塔寺,贤良寺)。北京门墩的发展和辽中都、元大都的兴建也密不可分,而明清两代则是北京门墩的繁盛期。北京的门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也很多,文化内涵丰富。北京的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还有狮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门墩。门墩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方箱以及兽吻或狮子几部分构成。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有差异。门鼓和门枕都有几个较大的面,人们为了美化和欣赏,便在上面雕刻出各种图案。常见的有万字纹,也有的刻出吉祥图案。如,双狮戏水、豹脚纹、荣华富贵、如意头、竹梅双喜、竹报平安、云头、回纹、八卦图和太极图等。门鼓与门枕上面的图案取决于整个房宅的设计,因为门鼓和门枕是北京民宅大门系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在雕刻门枕上面的图案时,要考虑作品与大门的阔与窄,与影壁、门洞、垂花门、月亮门、门簪的整体组合,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出建筑与主人地位的融合,甚至连主人的特点和喜好都表示得淋漓尽致。门墩的表面刻有很多精美的图案。这些门墩借助人物、草木、动物、工具、寓言、几何图案,表达了四合院的建筑者们希望长寿、富贵、驱魔、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狮”和“世”谐音,雕九只狮子的图案是“九世同居”,表示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祝愿。“鱼”和“余”、富裕的“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美好。雕“莲”和“鱼”的图案象征着“连年有余”。雕鲤鱼跃于两山之间的流水之中,表示鲤鱼跳龙门,象征着仕途高升。“狮”和“嗣”、“事”谐音,双狮并行是表示“事事如意”,狮佩绶带表示“好事不断”,雌狮伴幼狮是预祝“子嗣昌盛
北京的门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