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价.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价.docx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价摘要将环境效率分解为与产业系统运行过程相对应的源头预防效率、清洁生产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从系统整体协同视角构建整合不同过程效率的生态效率度量模型,并以吉林省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吉林省在推进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实践中,末端治理仍是优先选择,其次为清洁生产,最后为源头循环,具有清晰的次序性;②不同类型城市在生态效率路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综合型城市侧重于源头循环,而资源型城市更依赖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③,%,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处于脱钩状态;④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质量指数整体水平较高,而且在波动中趋于上升,%;⑤,%,%,未来应重视提升生态效率发展质量。关键词生态效率;发展水平;发展质量;产业系统;吉林省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1)11-0106-06doi:.1002-、提高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深化,产业系统对环境问题的响应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不断调整生态对策来寻求对环境压力较小的发展途径。但是环境改善不会毫无附加成本地出现[1],生态对策选择需要对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和相应收益的消长进行权衡判断[2]。生态效率追求以更小的环境投入获得更多的服务产出[3-4],强调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益的统一[5],反映了社会福利增长与生态环境投入的脱钩关系[6],其数学表达式为经济产出与生态破坏的比值[7]。生态效率是可持续发展分析工具之一[8],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之一[9],已经成为企业[10]、产业[3]、区域[11-12]、产业系统[13-14]等不同尺度上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切入点[15]。尽管生态效率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16],但是包括了可持续发展三维空间中的环境和经济两个方面[8],从技术层面指向产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较适于产业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15]。对经济价值和环境影响的界定是当前生态效率研究的一个热点[12],关于二者数值的确定仍然没有统一的方法[15]。尽管单一的特定因子较为简单,但是并不具有综合性,因此整合各式各样的因子形成单一指标也就成为必要[17]。诸大建等[18]基于直接物质输入(DMI)和国内过程输出(DPO)构建生态效率指标: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ZhangYan等[19]从源头循环(减少原生资源的消耗)和末端循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角度构建了城市物质代谢生态效率的度量模型。李名升等[20]对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采用加权整合的方法计算生态效率,并应用于环境压力和经济价值变化的脱钩分析。将生态效率分解为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构建模型进行发展模式的判别,以及脱钩分析等,丰富了生态效率的内涵,增强了指标的分析解释能力,对发现产业系统薄弱环节和优化产业系统运行具有直接意义,可为区域产业系统生态效率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但是,现有研究还存在指标内涵不明确,生态效率指标整合理论基

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okaishui123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