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墨子“非乐”思想新探.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墨子“非乐”思想新探【摘要】墨子在《墨子?三辩第七》《墨子?非乐上第三十二》《墨子?非乐中第三十三》(存目)《墨子?非乐下第三十四》(存目)和《墨子?公孟第四十八》等篇章中集中论述了他的“非乐”思想,两千多年来,研究“非乐”思想的学者大多是对《非乐上》《公孟》和《三辩》的文本进行研究,从字面意义来论证墨子的“非乐”思想,得出了“墨子反对一切音乐”的结论。笔者经过仔细研读,并且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百姓的生存状态,认为墨子的“非乐”思想并非反对音乐本身,他认为:首先,王公大人们“为乐”的出发点并非是“兴利除害”;其次,统治阶级的“为乐”并非是百姓急需的,这样的音乐当然要反对。所以,墨子的“非乐”思想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墨子;非乐;新探;借鉴中图分类号:K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89-02《淮南子?要略》中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学”,后因不满儒家的繁琐礼乐制度,遂创立墨家学说来和儒家学说抗衡。因为墨家学说代表的是下层阶级的利益,所以受到广大劳苦百姓的欢迎,迅速成为“显学”,在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墨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简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和天命明鬼等,其中非乐思想在墨子学说中的比重相当大。墨家学说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统治阶级的压制,到公元134年,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之后,包括墨家学说在内的各家学说就没有了生存空间,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墨家作为一个学派虽然已经不传,但对于墨家学说的研究却千年来不曾断绝,对于墨子“非乐”思想的研究很多,但是研究者的结论与荀子的“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一脉相承,认为墨子出身手工业者,不懂得艺术的巨大价值和作用,不懂得音乐的创造来源于劳动的体验,所以,他们认为墨子的“非乐”思想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一、墨子的“非乐”思想是从“为乐”的效果是否能够“兴利除害”这个角度而言的墨子在《非乐》《三辩》和《公孟》等篇章中集中论述了他的“非乐”思想。他在《非乐上》的开篇就说道:“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不仅仅是“非乐”思想的总论,也可以说是墨家学说的出发点,同时还是检验墨家学说的唯一标准。墨子说:“古者圣王,亦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舟车。既以成矣,曰:‘吾将恶许用之?’曰:‘舟用之水,车用之陆,君子息其足焉,小人休其肩背焉。’故万民出财赍而予之,不敢以为戚恨者,何也?以其反中民之利也。然则乐器反中民之利,亦若此,即我弗敢非也;然则当用乐器,譬之若圣王之为舟车也,即我弗敢非也。”意思是说,古代圣王也曾向一些百姓征集钱财造船造车,但是他们造船造车并不是给自己使用,而是为了所有人的便利,所以,百姓非但没有怨言,反而踊跃出钱出力,如果王公大人制造乐器建立乐队是为了百姓的利益,墨子便不会反对。周灭商后建立起了礼乐制度,这种制度使得音乐在贵族阶层越来越盛行,到了墨子生活的春秋末年,上至周王、下至诸侯士大夫等“君子”阶层更是穷奢极侈,排场越来越大,乐器越来精致,演奏乐器的人也越来越多。如:1.“齐宣王使人

墨子“非乐”思想新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okaishui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