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课文插图培养低段学生写话能力的研究010-09-11来源:成都市天涯石小学昭忠祠分校—借助插图,擦亮探寻的眼睛。观察是写作的眼睛。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气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水平较低,观察的目的性不强,精确性不够。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1、借助课文插图让孩子“爱看”。课文插图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能迅速吸引孩子们的眼睛,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激起孩子观察的兴趣。如,在《青青的山》这个单元的语文天地中,为我们描绘了6幅各具特色,形象鲜明的山的图画。孩子们一看到这么多形状各异的山,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这时老师以第一幅图为例,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要叫它象鼻山呢?孩子们纷纷回答:因为山的形状就像大象的鼻子,所以要给它起名叫“象鼻山”°孩子已经明白给山起名字要进行仔细的观察,抓住山不同的特点来取。此时,老师再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片,抓住山的特点,用几句话描述山的样子,并为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孩子的兴趣被激起,争先恐后的给自己喜欢的山取名字。他们迫不及待的告诉老师:"我喜欢’山字山’,因为它的样子就像我们学过的’山’字。”“我要叫它’笔架山’,它的形状像我写毛笔字时放笔的笔架。”“我喜欢的是蘑菇山,这山的样子就像一朵蘑菇,上面这块大的石头是蘑菇的小伞,下面这块长一点的石头,就是蘑菇的伞把。”“我最喜欢'骆驼山',这山上突起的两座山峰多像骆驼背上的驼峰啊!”……兴趣,是孩子学习观察最好的老师。而教材中这些有趣的插图,恰恰是激起他们观察兴趣最好的道具。当他们的兴趣被激发,孩子们的观察的细致,所看到的不同,会让我们惊讶。2、借助课文插图让孩子“会看"o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面对插图中所包含的丰富讯息,他们的观察往往陷于片面、盲目和无序。如何借助课文插图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有目的,有顺序的进行观察,:二年级上册的封面插图描绘了五个孩子在果园里摘果子的场景。在指导孩子进行观察的时候,教师首先引导孩子进行全面的观察,弄清楚画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其次,在看清图画的全貌之后,请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每个人分别在做什么事情?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按顺序观察的方法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观察。抓特点观察的方法是:抓动作、抓表情、抓事物的异同之处。只有观察得全面,才能写得完整;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使文章写得具体;只有观察的顺序明确,写话时的层次、顺序才会清楚,写话时才能写得条理清楚、主次明确。我们的课文拥有丰富的插图资源,每一幅图都有它不同的观察重点、训练重点。通过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就能擦亮孩子探寻的眼睛。(二)、借助插图,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是写作的翅膀。小学低年级是想象的黄金时期,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尤其重要。课文插图虽然只是课文的辅助,是教材中的配角,但是它们所蕴含的信息量往往超过文字,利用插图的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鼓励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引导想象的途径:观察插图指导想象从文本省略处入手从文本延伸处入手想
借助课文插图培养低段学生写话能力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