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自信的关系研究.doc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自信的关系研究作者简介:申玲竹(1989-),女,汉族,四川闻中,硕士,理学,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周静(1991-),女,汉族,重庆,硕士,理学,研究方向:认知与教育心理学。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的基本情况,并探讨手机依赖倾向与自信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AN)和个人评价量表(PEI)两种问卷,对随机抽取的364名某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7%;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得分在专业类型与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检验结果显示,低自信组在MAPI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四因子上的得分均大于高自信组得分,且差异显著(卩&吐;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自信对大学生的MAPI四个因子均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p<)o结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自信有关,低自信的大学生可能会增加手机依赖倾向。关键词:手机依赖倾向;自信;大学生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手机这一通讯工具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截止2014年10月,[1]。因为手机功能开发的口益增多,手机上网用户的活跃度也上升较快,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型的群体心态一一“手机依赖症”。手机依赖症(mobilephonedependence)是指个体因使用手机彳亍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2]。有研究显示,青少年对于手机有着强烈的需求感和依赖感,失去手机将会出现不适的状态[3]。%,手机依赖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手机依赖者相比非手机依赖者可能躯体疾病、敌对意识、偏执等心理问题[4]。刘红等也表示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5]。目前国内对手机依赖的研究角度大多在于孤独感、人格因素等方面,也有相关研究表明,不同自信程度的人学生在心理健康诸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高自信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优于“低口信组”大学生[6]。然而手机依赖与自信之间有什么关系却鲜有研究,因此本研究引入口信这一变量,试图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并分析手机依赖与自信Z间的关系。1•研究工具和対象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7]和个人评价量表(PEI)[8]对某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集体施测,当场核对冋收问卷的方式。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4份,问卷有效率为91%。调查的364名大学生中,男生66人(%),女生297人(%),年龄为17〜22岁,平均年龄(±)岁。,最高分是85分,平均得分为(±)分。此次研究共筛选出具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大学生62名,占总人数的17%。2高自信组与低自信组在手机依赖各因了上的差异性比较表1高自信组与低自信组的差异性t检验(M土SD)±±±±±±•低效性4.
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自信的关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