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流的发展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摘要】进入新世纪,在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影响重大,也是有效的途径。
农业物流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文中通过阐述与农业相关的物流概念,具体分析农产品物流,进而提出发展我国农业物流的对策建议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农业物流;三农问题;农产品
目录
一、农业物流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1
(一)发展农业物流对解决农民问题的影响 1
(二)发展农业物流对解决农村问题的影响 2
(三)发展农业物流对解决农业问题的影响 3
二、发展农业物流的集约因素和现有条件 4
三、尽管发展我国农业物流有很多约束因素,但也应该看到 4
四、中国农产品物流有三大特点 4
五、当前陕西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5
(一)“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依然存在 5
(二)市场主体发育程度较低 5
(三)物流信息服务薄弱 6
(四)物流技术落后。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6
(五)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6
(六)加入WTO对陕西省农业的影响不可低估 7
六、发展农业物流的建议 7
七、要充分重视农业生产物流 8
八、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出“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其中的关键是要实现农村的小康,开辟专门章节详细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也就是农民权益问题、农村综合发展问题、农产品供给及其国际竞争力问题。
农业物流是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的加工、储运、分销等,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包括信息传递在内的一系列计划、执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农业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连接着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如何有效地保证农业生产,为农产品开拓市场、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的价值等,已成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发展农业物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改善和发展农业物流是促使“三农”问题得到解决的有效途径。
一、农业物流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根据物流形式不同,站在现代供应管理角度看,现代农业物流管理是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即上游、中游、下游三阶段过程的科学管理:上游及产前,是处于供应阶段的物流形式,叫农业供应物流;中游,即产中,是处于生产的阶段的物流形式,叫农业生产物流;下游,即产后,处于销售阶段的物流形式,叫农业销售物流。
农业供应物流就是农业生产前准备的相关物流信息、科学技术生产设备等;农业生产物流是农产品在生长时期所实施的施肥、浇灌、防虫的物流活动:农业销售物流是关于农产品的物流,如其储存、运输、销售等。农业供应物流影响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决定农产品销售。
现代物流发展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给农村带来的生机,给农业带来的进步。
(一)发展农业物流对解决农民问题的影响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把采购、制造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它涵盖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物理性流动的全过程,包括物资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
现代物流除了具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等特点以外,还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
我国农村有5亿劳动力,相当一部分处于隐性失业的状态,比如失地农民。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状况就需要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因为物流条件的限制,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农产品运销不畅,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业物流在农资、农产品的采购、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需要改造或建立一批诸如国有粮食公司、供销合作社、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为农民协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农产品物流服务的专业运输公司、专业包装公司、专业仓储公司等物流主体企业,而这些环节都可建立在乡镇一级,对农资和农产品进行货物的疏散和汇集,便于更好地配送和大批量干线运输,可以吸纳很大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能够就地消化。这样一来,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农民的收入问题;另一方面,减小了大量农民集中涌向大中城市带来的就业等负面影响。配合已经出台的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措施和农村子女上学减免学杂费等措施,应该说,农业物流的良性有序发展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
(二)发展农业物流对解决农村问题的影响
依托农村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开展种子、农机具、农药、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销售连锁经营;建立由流通型龙头企业直接开办
物流管理精品论文 供应链管理发展与运行机制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