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咬文嚼字课件1.ppt.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清·沈德潜?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朱光潜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等。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 1).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卖弄才学。 3 )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1、为什么必须咬文嚼字? 事例: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红楼梦》中的例子郭沫若“不好的援例”说明的道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炼,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事例:“推敲”的故事说明的道理: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事例:“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说明的道理: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文学的文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的,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 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事例:写美人、才子等的用语(反面事例) 说明的道理: 字的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 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语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例子分析道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境《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咬文嚼字课件1.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7
最近更新